辣木的種植前景 辣木的種植技術

築宅屋 人氣:9.16K

辣木爲十字花目辣木科辣木屬多年生熱帶落葉喬木,原產印度北部,全世界約有14個品種,現在我國也有大量種植,目前較常食用的品種有印度傳統辣木、印度改良種辣木和非洲辣木三種,營養價值非常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辣木的種植前景如何吧!

辣木的種植前景 辣木的種植技術

辣木的種植前景

辣木是世界上有營養的樹,辣木樹渾身都是寶,已經有上千年的食用歷史,包含約20種氨基酸、46種抗氧化劑,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鉀、錳、鉻以及精氨酸、賴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還有優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辣木葉所含的鈣質是牛奶的4倍、蛋白質是牛奶的2倍、鉀是香蕉的3倍、鐵是菠菜的3倍、維生素C是柑橘的7倍、維生素A(β胡蘿蔔素)是胡蘿蔔的4倍、維生素E分別是螺旋藻和黃豆粉的70倍和40倍,在非洲被稱爲窮人的牛奶,在印度是人們長壽的食材藥材。

辣木的種植前景 辣木的種植技術 第2張

辣木的種植價值

1、辣木全株皆可被利用,根和樹皮是傳統醫藥原料,嫩葉和嫩果莢是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的蔬菜,種子富含植物油分其榨油後剩下的枯餅是國際環保組織推薦的人畜飲用水淨化的絮凝劑。

2、辣木在印度傳統醫學中被認爲能有效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具有強心、促進血液循環、利尿、助消化、助睡眠、健脾胃、排除體內垃圾等多種功效。

3、辣木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能補充人體所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調節人體營養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生活及飲食品質,促進身心健康,更能有效地預防和對抗各種“富貴病”。

4、辣木籽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元素,可取代複合維生素、鈣片、魚肝油等,對預防疾病、改善睡眠、增強記憶力、延緩衰老很有幫助,用來治療肝臟、脾臟、經絡等特殊部位的疾病,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等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還有提高性功能、治療口臭和醒酒等作用。

5、辣木不僅有較高的藥食價值,在保健品、化妝品、醫藥及工業領域也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較高的價值潛力。

辣木的種植前景 辣木的種植技術 第3張

辣木的種植技術

1、苗準備:辣木苗牀選擇靠近種植地、靜風、水源方便的土地,除去雜草、石塊等雜物,平整好土地,用紅磚砌長寬高約600×80×40釐米的催芽牀,然後放入河沙,厚度20~25釐米,苗牀上方架設40%左右的遮光網遮蔭,蔭棚高1.7米,長寬依苗牀規模的實際地形而定。

2、播種方法:辣木種子播種前先除去缺陷種子、未成熟種子及黴爛種子,將選好的種子倒入已配好的藥水中浸泡15~17小時侍播,藥劑可選用800~1200倍液多菌靈、綠亨2號、白菌清等殺菌劑。播種時用平直的木棍將沙牀平整好,手工將種子按入沙中,間距2釐米左右,播種深度1.5~2釐米爲宜,太深或太淺會造成出苗率降低。播種後淋透水,然後用農膜覆蓋。當年生的種子一般5~7天可出芽,第二、三年的種子出芽要晚3~5天。

3、幼苗管理:辣木移栽成活後每15天澆一次800倍綠亨2號等殺菌劑,並隨時注意觀察蟲害,適時噴藥,要經常淋水,保持袋內土壤溼潤,但水不宜太多,以防爛根。幼苗長至5~6片葉時,即可去除遮光網煉苗,4周左右株高可達40釐米以上,即可適時植入大田,定植過晚則幼苗主根穿袋影響成活率。

4、肥水管理:辣木的需水量不大,在幼苗時期只要保持適當溼度即可,乾旱季節要適當灌水,以利於生長。辣木耐貧瘠,一般可以不施肥,但爲了促進生長,提高產量,施肥有利於產後樹勢恢復和樹體越冬。在採摘豆莢前,可每隔15~30天施0.3~0.5%的複合肥水液,或在植株四周挖溝施入有機肥或竈灰。幼樹期以淺施,輪施爲宜,成年樹適當深施,可採取點施、條溝施和放射溝施肥等方法。

5、樹體管理:辣木生長迅速,一般第1年會長高至3~4米,所以爲了增加分枝及方便採收,一般在植株高0.5米左右進行定,以後每年冬季都將植株短截至1米以下高,嫩葉可15~20天採收1次。

6、病蟲防治:辣木對於各種病蟲害有較強的抵抗力,從國內栽培看病蟲害主要有蝶類幼蟲、紅蜘蛛、潛葉蠅和尺蠖的輕微危害,可用手工抓除或摘除病葉或用藥防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