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府限期陶企完成“煤改氣”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築宅屋 人氣:2.59W

近日,環保部發布了《關於加強污染源環境監管資訊公開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級環保部門從2013年9月開始主動公開污染源環境監管資訊,包括重點監控污染源基本情況、污染源監測、總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費徵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環境應急等。《通知》同時指出,對於不依法公開、不及時更新或違反資訊公開規定的,將被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將依法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

多地政府限期陶企完成“煤改氣”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多地政府限期陶企完成“煤改氣”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遼寧法庫、山東淄博、福建泉州、江西高安、廣東清遠和肇慶等陶瓷產區的政府部門,相繼要求當地建築衛生陶瓷企業限期完成天然氣置換工程,這在推動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給部分陶企的生存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就在《通知》發佈前夕,爲了推動陶瓷企業儘早甩掉“三高”帽子,遼寧法庫、山東淄博、福建泉州、江西高安、廣東清遠和肇慶等陶瓷產區的政府部門均已相繼要求當地建築衛生陶瓷企業限期完成天然氣置換工程。

陶企被限期“煤改氣”

近期,清遠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賢林對清遠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天然氣利用工程進行督查,並在現場明確要求企業迎難而上,爭取能夠在8月15日前鋪好管道,將天然氣通到陶瓷園區內。

根據清遠市《推進陶瓷企業“煤改氣”工作實施方案》顯示,該工作將會分三期推進,步是啓動“煤改氣”試點,目前已確定清城區源潭陶瓷工業城的南方建材、蒙娜麗莎陶瓷、家美陶瓷、東鵬陶瓷等9家作爲試點企業;第二步是全面推動“煤改氣”工作,要求在源潭陶瓷工業城內的每個陶瓷企業都要採用“煤改氣”生產,到2014年3月31日前,現有生產線在5條或以下的至少要有1條生產線改用天然氣,現有生產線多於5條的至少要有2條生產線改用天然氣;第三步是在2015年3月31日前,源潭陶瓷工業城、清新雲龍工業園要全面完成“煤改氣”工作。

此外,爲了鼓勵陶瓷企業加快燃料路線的改造,清遠市政府部門還將根據企業“煤改氣”的時間,一次性進行不同程度的補貼。在2014年3月31日前完成技改使用天然氣生產的,每條生產線將獲補130萬元;在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完成技改並投入使用天然氣的,每條生產線將獲補100萬元;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完成技改並投入使用天然氣的,每條生產線將獲補70萬元;2015年4月1日後完成技改使用天然氣的,財政不再給予補貼。

同樣把陶瓷企業“煤改氣”作爲2013年度環保重點工作的地方,除了清遠外,還有遼寧法庫、福建泉州、江西高安等產區。雖然各地的限定時間和執行方法略有不同,不過由此來看,陶瓷企業“煤改氣”已然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

其中,遼寧法庫規定的期限是今年年底,遼寧法庫科達潔能源燃氣公司一期投產後,迄今爲止,當地90%的陶瓷企業均已透過了清潔生產審覈;福建泉州的規定期限是今年的9月份,逾期未能完成的,當地政府將於10月底前責令其關閉或轉產。

作爲泉州轄區內的主要陶瓷產地,截止2012年底,晉江首批73家企業,除14家改造拆遷、自動停產外,59家已經全部使用天然氣。而截至今年5月份,該市172家陶瓷企業中,使用天然氣的有107家,其中64家已全面改用天然氣,43家部分使用天然氣,日均用氣量達150萬立方米左右。今年之內,晉江要完成29家企業“煤改氣”改造工作,對於未能按時達到要求的企業,該市環保局將組織各部門對其進行強制性斷電。

除上述產區外,廣東肇慶政府也對污染提出了“零容忍”的目標。據悉,該地區已有114家企業全面走向清潔生產。此外,根據《肇慶市2013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方案》做出的安排,已有9家小企業將被淘汰關停,4家企業的廢水深度治理工程建設被列入重點名單。2013年,肇慶將重點抓好25家陶瓷廠窯爐的煙氣脫硫工程建設,要求名單內的企業安裝在線監控設施,綜合脫硫效率達到80%以上,同時推進陶瓷行業的煤氣改天然氣工程。

綠色趨勢不可逆轉

作爲發展較快的新興陶瓷產區,高安陶瓷當前也面臨着“煤改氣”的工作。目前,江西高安僅有14家陶企、7條生產線使用天然氣,政府也有要求高安新建陶瓷生產線必須使用天然氣。

雖然作爲清潔能源和高熱值燃料的天然氣,在節能和減排方面確實發揮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使用天然氣的問題上,很多高安的陶瓷企業都持有不同看法,特別是7月10日高安天然氣漲價1.05元后,高安陶企在“煤轉氣”的態度方面變得更加謹慎。

有企業認爲,企業的環保節能並非靠“煤轉氣”就可以根本解決。此外,高安陶瓷面對的是三四線市場,量雖大但是利潤薄,即使按照原來天然氣的價格,每片磚成本也起碼高出0.5-0.6元,而這幾乎是高安陶瓷目前的大部分利潤,如果強迫高安陶瓷企業使用天然氣,那必將對於耗費了高安當地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好不容易培育的產業形成毀滅性的打擊。

“這對佛山品牌在高安的生產基地,也將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江西威臣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志健表示,在天然氣漲價後,江西威臣每年將增加800萬元的成本。

不僅僅是高安企業有這方面的擔憂,在今年9月必須完成“煤改氣”工作的晉江,陶企則面臨着更大的壓力。晉江寶達陶瓷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鄭禮育表示,煤轉氣後,生產成本不斷攀升,這對於生產大衆化產品、走低檔路線的陶企來說,以後將很難有生存發展的空間。“煤轉氣之後,企業的生產成本將更大,這也會給不少企業的生存帶來更大的挑戰。”

不過,從中央及各地政府對於產業政策的發展方向來看,“煤改氣”已成爲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有行業專家認爲,用天然氣比使用水煤氣方便,而且更加安全。政府在推動“煤轉氣”的過程中,要多使用利益引導,並透過各種優惠政府,來幫助企業完成過渡。

相關新聞泉州陶瓷企業9月全面完成燃料液化天然氣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