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設計師孟堯:“師法自然”追求“至美空靈”的境界

築宅屋 人氣:2.17W

如果初的想法不是荒謬的,繼續下去的任何事情將毫無意義。 對空間的理解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我個人覺得即是“Many Lair”。無論這些空間是什麼功能,都離不開 “生活”,或者說讓使用者生活的更好。一個特定的空間環境給人以多面的聯想是使用功能的昇華。哲學有哲學的解釋層面,數學有數學的解釋層面。空間有容納物質存在與運動的屬性,還同時存在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體現出來。

專訪設計師孟堯:“師法自然”追求“至美空靈”的境界

【設計本】 :“大浪淘盡,人卻在其中”給人置身於其中的重慶地鐵1號鵝嶺站的設計,看了你的設計思路,才知道你的靈感融匯了海浪、冰川、懸崖、巖洞等多種寓意取向,你自己也比較喜歡這套設計,可是我聽說這個項目終卻流產了,孟總能細談下這套設計的特色在那裏?如果在施工的話,會遇到什麼困難呢?

【孟堯】 :這是單拱建築,站廳弧跨度18.25M,高度7.33M,按常規設計把設備全部包起來,淨標高能剩下4M是對原建築空間的傷害。要大限度保留原建築空間的體量關係,以大體塊爲設計元素,以視覺的衝擊來弱化系統設備提高空間質量爲目的。更想追求一種“方向”用簡單常規的材料塑造異樣的空間感受。其造價不高工藝簡便。流產的原因只是一句話,說 “有不穩定因素” Dangerous。請問;庫哈斯的中央電視臺,山西懸空寺、Leaning Tower of Pisa等,比比皆是哪一個有穩定的因素?況且這只不過是一個室內裝飾空間。呵呵!哪塊板子真的能掉下來砸到您嗎?

【設計本】 :曾有設計師對你的“包頭重工科技樓”設計給予這樣的評價:“古:曹操,煮酒論英雄, 今:孟堯,名劍釋權重”,坦然的敘說了你 “劍”的設計概念,又有把設計所有含金量給表達出來了。因爲這是一個企業工程,那你在設計的時候,你會考慮到那些企業文化因素呢?如何突顯其潛在設計內涵?

【孟堯】 :實在不敢當太言重了,感謝這位師兄的擡捧!做企業個案和其他方案一樣,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諸多因素恰是形成和完善方案的基本條件。北方重工是中國北部重要的兵器工業生產基地,分析考察Operation Mode、Base Features、產品範疇、企業宗旨、經營理念、發展方向等等是設計前的準備工作。本企業宗旨是“鑄強國利劍,造富民堅犁”。以“天下劍”越王勾踐的劍爲主題元素,吻合甲方要立在中國北方一把“重劍”的思想目標。深沉的介面表情詮釋了兵工器企業的威嚴與莊重。

【設計本】 :An excellent interior designer should not only equipped with marvelous capability of managing the space, but also widless imagination! We should be in the space but not only in the space”,一個的室內設計師不僅要具備管理空間精彩的能力,而且還要有想象力!要在空間內,卻跳出空間。你對空間的理解怎樣的一個概念化?如何突破空間束縛,締造一個有空間感覺的設計呢?

【孟堯】 :對空間的理解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我個人覺得即是“Many Lair”。無論這些空間是什麼功能,都離不開 “生活”,或者說讓使用者生活的更好。一個特定的空間環境給人以多面的聯想是使用功能的昇華。哲學有哲學的解釋層面,數學有數學的解釋層面。空間有容納物質存在與運動的屬性,還同時存在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高度體現出來。從這些角度來看,我們誰都不可能跳出空間,其實能被空間束縛的僅僅是自己的思維而已。思維上的突破,並不是對原建築的蔑視,力求盡善盡美相信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現實中我們接觸的所有空間,永遠不會是完美的,都有這樣那樣的客觀條件制約着,讓很多本能達到的想法無法實現。難道哪個空間能在締造的過程中不會爲這些所牽制嗎?如果說能擺脫這些,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自己的想象中去勾勒一下罷了。而我們做的更多選擇是去接受這些束縛,在有限的條件內,更大化的讓更多人滿意,更大化的讓空間提升價值貼近自己的設計本意。這已經是很好的突破了。

【設計本】 :從事建設設計這麼多年,作品遍佈大江南北,雖無心於名利,但多多少少都有許多的感悟,能否總結一些你的設計經驗嗎?您的設計工作包括了建築和室內,這兩者的關係您是如何把握的?

【孟堯】 :談經驗有點誇張,做到那一點點感悟不值一提,本人常號稱是做藝術的文化人,其實是調戲藝術的瘋子。原有建築是室內設計的基本依據,方案過程中常受到建築條件的制約。至少目前的室內設計是完善建築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哪個方案,都面臨建築與室內的雙向思考。其實這兩者之間應該是不分你我的。前期建築的設計同時也已經考慮到了內部的設計。現在室內部分的工作更多的是附和原建築本體。有人常說“Interior Design是對建築設計的繼續、深化,或者是修改和創新,並不是很願意拆來拆去的”。也許現在就處在這種階段吧,並且多爲改造工程也再所難免,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享受慾望的提升,好的建築室內設計部分基本是點到爲止,誇張點說都可以不做修飾,更無需改建。這一點我感觸頗深,也許是在大劇院耗了五年的原因吧。模板拆除的瞬間,空間舒展流暢,氣勢恢宏,清水的質感都那麼可愛。每一個細節Paul Andreu都精心考慮,他常說“室內比建築更重要“。的確,建築和室內都是爲人服務的,而室內是與人接觸頻繁親密的部分。

【設計本】 :“封閉產生風格,開放沒有風格” 東方與西方經過幾千年自閉的發展,產生了所謂“東方”或“西方”的建築風格。你認爲以後的東西方“建築風格”又將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在你的設計中,風格如何在細節中體現呢?

【孟堯】 :不是黨員,不是憤青,也不是80後,沒去圍攻SOM和KPF。也沒去鳥巢看奧運,咬着牙根說不買日本車,可也沒開純國產的。用進口貨,但一直覺得臺灣、釣魚島都是咱的地盤兒。這是一個矛盾的世界帶動了我們矛盾的生活。全球的人類已互通開放,包括各個領域都在慢慢的同化,互相感染、互相侵蝕。未來全世界的建築也許將是相同的“面孔”。建築樣式的形成,自然是與人類的發展以及不斷演化的生活習慣相互協調。,在古建築已經結束髮展的同時,我們能否做到保護、保留、研究、探索,而不去“祭奠”!設計中很是渴望體現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可推出的所謂細節通常被視而不見,我們還需要等待……。

【設計本】 :任職於北京城建設計集團設計總監的你,在團隊設計管理上我想你也有自己的一套可行方法吧。在做一個大的工程項目時,作爲主管的你,所要考慮的地方較多,你是如何發揮一個設計團隊的凝聚智慧與團隊合作精神呢?

【孟堯】 :爲什麼叫團隊?就因爲我們是一個集體,是一家人。都揣着同樣的夢想而努力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發揮出來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要了解團隊中每個人的長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共同的經歷,我們共同的生活讓我們彼此更加了解。大家都很默契的站在自己該站的位置上。我們的智慧是依附於彼此之間。我們的合作精神是下意識的行動,不需要刻意的去協調。大家該幹什麼?會面臨一個怎樣的處境?怎麼去做?怎麼共渡難關?那是大家彼此心靈的默契所在。因爲我們是常被別人認爲的一羣“瘋子”,我們是同類!

【設計本】 :有心“師法自然”追求“至美空靈”的境界.力求更大限度地爲業主解除物質困惑和精神困惑所帶來的雙重壓力。可是有的時候跟業主溝通的話,會產生一些設計上的誤解,你是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在原則與設計費上會做如何的抉擇?

【孟堯】 :試着去用對方的觀點和角度看待事情,才能知道如何讓彼此的誤會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也許是僅僅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原則和設計費衝突嗎?社會造就了這個行業的同時,也爲這個行業的生存和發展有了一個明確的定位——Service industry是爲人民服務的。原則這個詞用在這裏有點搞笑。我們是職業設計師,是靠設計費養家餬口的。不算社會的中流砥柱,也沒站在風口浪尖,沒想拯救民族文化,也沒想弘揚民族精神,不搖旗吶喊,也不歌誰頌誰。所以,更不會爲了一個堅定的設計理念不食人間煙火的睡馬路去。還是賺錢買個饅頭讓自己能有個地方遮風擋雨吧。

【設計本】 :從你很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手繪的功底是極其的深厚,我想在學習的時候下過一番苦練吧,現在很多年輕的設計師只會電腦操作,對於手繪是一點都不會,可是也有很多年輕好學的設計師想學習手繪,你能否傳授點你手繪的小技巧和一些經驗?

【孟堯】 :呵呵!談不上傳授,如果想交流的話再好不過了。其實這個東西就在於勤奮和個人美學的自我培養。多看多練多交流吧,這樣說難免有敷衍的嫌疑。可畢竟這是關鍵的。無論效果圖也好,手繪也好,無非都是一個目的,透過方法去說明白你想表達的東西罷了,只要能夠說的明白,方法的選擇那是個人的自由。手繪是對瞬間記憶的迅速記錄方式。能更快更直接的表達出來,效果圖更趨於靠近現實的狀態。年輕人喜歡做效果圖不太喜歡練習手繪,那隻能說效果圖對他們有更大的魅力。呵呵!不必揪的那麼清楚,能達到目的說明想法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設計本】 :“雲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臺百萬家”說的正是北京城的“百萬家四合院”, 你在北京呆的時間不算短,明清時代的建築我想你也見過很多,在這麼多的建築中,給你感觸的是那些建築?你能淺談下北京本土的裝修文化特色嗎?

【孟堯】 :在北京的明清建築主要是宮殿、廟宇以及陵墓爲主,像故宮,雍和宮,十三陵,承德的外八廟,避暑山莊等,民間的建築主要是四合院,現在北京儲存下來的不多,經典的像爨底下村儲存較好。在北京什麼是本土文化?什麼是特色建築?每個人心裏都有不同的答案。我只能說我爲這些所癡迷所吸引的同時。在苦惱如何去接近它感受它,現在還有多少這樣的東西能供我們仰視?有多少這樣的東西我們只能靠想象去感受。北京現在是個國際化的都市,鋼筋水泥的叢林,當偶爾路遇那些榫桙結構的房子時,駐足留戀的感受不僅僅是讚歎與敬慕,更多的是擔心與哀傷。不知道下次經過它是否依然存在。不是我不願意正面回答,北京裝修的本土文化特色其實現在用三個字就能回答:“國際化”多說無益,相信大家早已感受深刻。

【設計本】 :“梁園之雪,雁蕩之雲,飛燕之膚,玉環之體”。這是對和田玉的評價,我知道孟總在玉文化上比較有研究。在古代的時候,玉在配飾上用處極廣,說說你對玉的看法和一些研究心得?有沒有從玉文化中感悟到什麼設計理念?

【孟堯】 :本人只是喜好,玉文化在中國綿延7000年,不能不說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蹟。玉器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禮儀、商貿、圖騰、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習俗和審美情趣所產生的深刻影響,是其他任何古器物無法比擬的。有着“蒼天賜給大地的舍利”之說。玉器也是中國古典元素延續的載體,比如良渚文化,紅山文化的發掘等。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有錢的玩個精,錢少的玩個奇。別看見大件精品眼紅,那是款爺們比闊用的,你手裏有個新鮮東西就是驕傲!如此玩玉,可謂簡單化矣。刻薄些的朋友挖苦說,照相機有傻瓜機,這種玩法就叫“傻瓜玩法”。

【設計本】 :在與孟總的侃侃而談中,我們的節目也臨近尾聲了。很感謝孟總接受我們的採訪,同時還分享了那麼多的寶貴設計經驗,希望孟總的設計心得能對廣大的網友們,在以後的設計道路中有所幫助。 (來源:設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