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業+新零售=行業變革?

築宅屋 人氣:7.3K

作爲傳統行業,家居行業體量大,分支多,對於新概念謹慎持重,在過去幾年家居行業也在電商等新領域進行了嘗試,有得有失,那麼新零售概念出現後,它是否能跟家居行業產生意想不到的反應呢?

新零售概念從初被提起,到現在引發諸多行業思考甚至實踐,不過短短几個月時間,以阿里和京東爲代表的電商平臺陸續和線下商場開始合作,“新零售”的概念被推到臺前,但實際上這又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積累的結果,並非橫空而出的空談。大數據的累積,線下流量的價值得到重視,雲平臺的發展,這些新零售的因素給不少行業帶來希望,這當然包括了家居行業。但是作爲傳統行業,家居行業體量大,分支多,對於新概念謹慎持重,在過去幾年家居行業也在電商等新領域進行了嘗試,有得有失,那麼新零售概念出現後,它是否能跟家居行業產生意想不到的反應呢?

家居業+新零售=行業變革?

 新零售&家居之趨勢

前途光明,道路遙遠

竹俊:近這幾年,輿論經常爭議的一個話題:誰取代誰!彷彿這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遊戲。一方說電商終究取代實體,一方又講實體終究屹立不倒,將兩者拉到了對立面上。實際上時間是的裁判,至少到現在爭議平復的主要原因,是大家在實踐中充分驗證了線上線下二者不可分割、互爲有益補充的關係,也就是新零售所提出的線上服務、線下體驗重塑業態結構的定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新零售的提出和指路都可以說是恰逢其時的。

對於家居行業來說,新零售的外延如雲平臺、新物流、人工智能這些深度應用深度融合還爲時尚早,但至少方向是正確的、前景是光明的。

例如家居消費中大數據的匯入,個體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記錄被讀取分析並利用,就會讓消費行爲更和科學,商家的銷售行爲無疑更爲有利。當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以往的以門店爲中心的固有模式,被以顧客爲核心的商業模式徹底顛覆,這種改變在家居行業同樣感受至深。

再則,如今移動互聯經濟空前發展,“永遠在線”已經成爲事實。它帶來的是對時間和空間侷限的突破,家居消費資訊的獲取、對比、互動、關聯、服務等都來得更加便捷。這對商家提出了更高要求,迫使他們要把品牌價值從產品與店鋪變成服務與體驗。而本身家居行業具有低頻消費、高客單價、重體驗性特徵,消費者決策的理性程度比普通快消品高得多,因此這個“服務與體驗的轉變”要求至高。

跟前些年相比,如今深圳家居行業日子要難熬很多,但不得不承認服務水準提高了很多。如窮則思變的理論邏輯一樣,市場新形勢正在倒逼家居行業快速跟上形勢,如何構建線上體系,如何改善線下體驗?我們能夠感受到行業企業的不斷嘗試,雖然現在的階段還比較初級,要走的路依然遙遠,但終究會看到光明前景。

新零售&家居之現狀

不要慌,先把品牌建設好

RICCA RDO DA LMA S O (中文名:張翊):“新零售”在當今社會已不是一個新興詞彙,在互聯網的衝擊下,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已經發生變化,因此許多大企業都紛紛向互聯網電子商務轉型。馬雲將新零售總結爲“線上、線下+物流”這種銷售模式。從品牌的角度來說,家居行業無疑是一個流通渠道品牌強於製造渠道品牌的行業,家居行業以往的銷售途徑是廠家(製造商)-經銷商(流通渠道)-消費者(客戶),消費者往往只記得在哪裏買 的 這 個 沙 發 、椅 子 、……不記得這個產品是哪個品牌生產、製造的。而現在隨着新零售的興起,物流的發展,是否能催化傳統傢俱廠商的轉型,促發家居新零售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家居新零售模式中,廠家可以與物流公司合作,減少了經銷商的中轉過程,直接與消費者達成購買行爲,縮短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同時還有可能催發新的行業如安裝公司、運輸公司等的興起,以及一些傳統行業(經銷商、裝修公司)的合併轉型。產品購買線上線下並行,能夠減少消費者對網上產品質量問題的憂慮。線下門店主要抓住“體驗式消費”,讓消費者的體驗慾望得到滿足,宜家家居的場景還原、體驗式模式很值得借鑑。當今消費者對家居生活的品位與要求越來越高,門店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科技、與藝術家合作,營造沉浸式的藝術場景,讓消費者流連忘返,把家居產品買回家享受。

無論是什麼行業,都要做好品牌建設。這裏的品牌建設不是指簡單的商標、V I等基礎設計,而是要從客戶角度出發,以人爲本,關注消費者心理,找到需求痛點,並想辦法滿足這些需求。品牌推廣要“從內到外”做到兩手兼顧。“從內”是指做好品牌和產品內容本身,才能擁有良好的口碑,長期運作下去。“到外”是指抓住目標消費羣體的需求,才能在變幻莫測的時代洪流中順勢而行,又不至於隨波逐流。CC在品牌設計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品牌線上線下的一致性原則,讓消費者對品牌有一個整體統一的認知;與此同時,CC關注用戶需求,針對特定的消費者需求,將獨特的品牌故事貫穿與品牌形象,使品牌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和高辨識度。相信我們能助力品牌升級,順應時代趨勢,做出引領市場的好品牌。

新零售&家居之應對

一部分家居先“新零售”起來

韓磊:要解析新零售,那麼我們先從“零售”看起。零售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它的本質在於在一種特定的情境下,消費者用滿意的價格或者好的體驗去購買到所需要的物品或服務。新零售仍舊無法擺脫這個本質,只不過在互聯網的帶動下,購物的場景變化了,有了大數據、雲平臺、支付方式改變等等,場景可能更貼近消費者需求。

不過零售也是一個極寬廣的概念,家居行業當然是其中一大分支。然而家居行業本身的特點卻又讓它在零售中顯得特別,通常來說傢俱、家紡等產品購買的週期長,遠遠超過一般的零售商品,儘管隨着經濟進步,在中居品購買週期也已經縮短,但是根本上它仍舊不是日用品級別的消費。

另外,家居行業的零售體驗性更強,正是因爲使用頻率高,更換週期長,消費者對待這些產品更謹慎。

而新零售目前表現出來的無人值守,自助購物等特點,和家居行業的特點還沒有完全咬合。當然這只是新零售的一部分屬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就連京東阿里佈局新零售也仍舊是將目光先放在了便利店超市等日用品零售方向。這是步,需要開啟局面。

不過家居行業品類衆多,有部分家居品也逐漸向日用品零售靠攏,並沒有很清晰的界限,那麼新零售可能會優先在這些家居門類中出現,例如像宜家這類種類產品模組化很強的品牌,可能更適合先嚐試這種新概念。(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