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AIM十週年:兩位歐洲建築師在中國的10年建築之旅

築宅屋 人氣:3.4W

“2005年1月20日,坐着綠皮火車,經過一段漫長的旅行,我們從-29度的西伯利亞,來到中國。奇妙的旅程,一路是白茫茫的冰天雪地……”

在上海建築設計事務所AIM Architecture的十週年回顧展上,兩位分別來自比利時和荷蘭的創始人Wendy Saunders和Vincent De Graaf在展覽介紹中這樣描述自己來到中國的經歷,讀起來帶點浪漫。

上海AIM十週年:兩位歐洲建築師在中國的10年建築之旅

2005年之前,他們都以建築師的身份活躍在歐洲。中國,是一個極爲遙遠的概念。來中國的契機也純屬偶然,源自Wendy在一個荷蘭網站上讀到的一則招聘廣告,說上海有項目需要建築設計師。

後來,就有了文章開頭描述的那段經歷。和這段經歷一樣浪漫的,是他們初的構想,Wendy在採訪中說:“我想可能可以來中國待個半年或一年,體驗一下不一樣的東西。”

十多年前的上海,東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廈這兩棟超高層建築,已經建成。高度在1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在2005年之前已接近50座。而活躍在這股裹挾着權力及金錢慾望的蓬勃之勢中的,是無數心懷抱負的建築設計師對都市未來的暢想。

“想造下一座高樓”,是Wendy和Vincent來到中國真正想要體驗的內容。

不過在初來上海的幾個月,精力充沛地參加了5、6場大型項目的設計競賽後,他們開始意識到事情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我們沒有關係,沒人知道我們。”Wendy告訴我們。“關係”這兩個字,是她在整場採訪中蹦出的一箇中文詞彙。但在建築設計界,這並不是一種“中國特色”。只是對於這對在歐洲已積累了近十年經驗的建築師夫婦來說,要接受一切都將推倒重來的現實,在當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幾場設計競賽,他們都沒有贏。儘管他們精心設計的圖紙,曾得到過一些業主的認可,但終,所有的項目都交給了當地的設計院或KPF等大型的國外建築設計事務所操作。

“我覺得可能你還需要去證明你的能力,而且你不會像一些人一樣,贏了比賽就走。”他們很清楚,要想在上海這個“冒險家的樂園”立足,需要遵守遊戲規則:拓寬人脈,並讓人們看到,你是認真的。

從小項目做起,成了他們的突破口。

他們接手的個項目,是一間名爲1918 Art Gallery的藝術畫廊。業主是朋友的朋友,不過他表示自己並沒有錢支付設計費。“我說我們也沒有項目,可以免費幫你做,但是得滿足一個條件,就是我們想怎麼設計就讓我們怎麼設計。”Wendy回憶道。

他們保留了斑駁的水泥柱,加了幾面展示牆以及一個木製臺階,極力維持廢棄廠房的陳舊感來烘托畫廊所需的藝術氣息。

1918 Art Gallery(攝影:Jeremy San)

結合他們之後的設計項目,在這個畫廊隨心所欲的設計中,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細節。比如保留斑駁水泥柱的做法,被再次用在了他們自主設計的AIM Architecture現在的辦公室中。而那個木製臺階,在如今火熱的聯合辦公空間中頻繁出現,之後也被他們用到了爲SOHO中國設計的辦公空間中。簡約和樸素,是他們喜歡的風格。

2006 年,Wendy和Vincent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建築設計工作室,接手的業務基本是私人住宅、辦公空間和餐廳等商用項目的室內設計,而項目的獲取主要依賴朋友之間的介紹。

之後的四五年,初的刺激感逐漸褪去,而以室內設計爲主的小體量項目,與他們計劃“造下一座高樓”的設想相去甚遠。這段漫長的積累期,難免使人沮喪。

幾乎每一年,他們之間都會進行一場這樣的對話:

“我們回去吧。”

“算了,我們還是留下吧。”

“我們回去吧。”

……

,兩人總會重新妥協:“好吧,我們就留着,看看究竟會發生點什麼,直到我們真的真的很想走的時候再走。”

事實證明,留下來是一個正確的選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處於經濟泥淖之中的歐洲,留有建築設計師施展的空間進一步萎縮;如果選擇單幹,而非依附大型建築設計事務所,建築師可能接手的項目數量將會極爲慘淡。

但對於留在中國的Wendy和Vincent來說,找上門的生意卻從未斷過。而他們當時專注於小項目的定位,如今看來也是一種明智之舉。

當時大多數國內外建築設計事務所瞄準的都是大項目,而對於同期興盛起來的各類小型室內設計項目,真正願意接手且有能力勝任的工作室並不多。

如今看起來可能再尋常不過的設計,比如帶有日式風格的大量木製元素的使用,或者北歐式的簡潔清新風格,在當時仍十分新潮。而這些,AIM Architecture皆能駕馭。在成立事務所後的五年裏,原先的兩人團隊,擴大到近20人,而依賴朋友之間的相互傳播所積累的項目數量,多到連Wendy自己都記不清。

而在積累作品集的同時,頗爲原始的“口口相傳”的傳播模式,卻給他們帶來了高效的“關係”積累。

“大概過了4、5年,人們可能覺得,我們還在這兒,我們應該是認真的,所以開始願意把一些項目交給我們做。”Wendy這樣解釋道。

2010年之後,過去五年的經驗將AIM Architecture推向了一個轉折點:大項目的數量明顯增多,類別也不再侷限於室內設計,還延伸到了景觀設計和建築設計。而在這些項目中爲人熟知的,是莫干山裸心谷的室內設計、SOHO 復興廣場等多個SOHO中國的室內設計項目,以及四川綿陽浮生御度假村的整體設計。

這三個項目彼此間的風格差異很大。

莫干山裸心谷完成於2011年,融合了非洲元素和中國鄉村風格;120間客房、兩間餐廳、一個酒吧及一間會議中心,均由AIM Architecture設計。

莫干山裸心谷室內設計(攝影:Dirk Weiblen)

SOHO中國的項目,AIM Architecture一共參與了四個,分別是世紀廣場、復興廣場、3Q北京光華路旗艦店以及外灘辦公室的室內設計。儘管這四個項目強調的都是現代簡約,但具體的演繹方式均不同。

世紀廣場和復興廣場的大廳設計,營造的是一種未來感:前者使用了閃亮的金屬材料,後者依賴燈光設計,在大理石空間內打造出了奇幻的明亮環境

SOHO世紀廣場大堂(攝影:陰傑)

SOHO廣場電梯間(攝影:陰傑)

SOHO復興廣場辦公樓大堂(攝影:Dirk Weible)

SOHO復興廣場辦公樓大堂電梯間(攝影:Dirk Weible)

SOHO 3Q光華路旗艦店的亮點,是醒目的木製階梯,在2015年的聯合辦公空間設計中,這樣的處理方式仍然十分新穎。

SOHO 3Q光華路旗艦店(攝影:Dirk Weiblen)

而完工於2016年的外灘辦公室,透過大面積地使用淡雅的大理石,增強了室內空間的明亮度,橙色、芥末黃等色彩的點綴以及木製傢俱的使用,又讓充滿現代感的辦公空間多了一些溫馨。

SOHO外灘辦公室(攝影:Dirk Weiblen)

四川綿陽的浮生御度假村,從景觀規劃、建築設計以及室內設計,均由AIM Architecture完成,並在2016 年的世界建築節上獲得了酒店及休閒類的建築設計獎。景觀及建築的設計,強調的是與自然環境相融的樸素感。而爲了突顯溫泉主題,設計師使用了大量鵝卵石和矮木樁裝點在水療設施周邊。室內的地板天花板都鋪上了暖色調的木板,搭配棉質軟體傢俱,營造出了一種舒適放鬆的感覺。

浮生御溫泉度假村(攝影:Dirk Weiblen)

Wendy和Vincent能在不同風格之間靈活地轉換,與五年時間內的大量經驗積累不無關係。和他們展開小項目的方式十分接近的是,這幾個大項目的獲取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他們所積累的人脈。

莫干山裸心谷的業主和他們是在一次朋友組織的飯局上認識的。在得知她在尋找設計師後,Wendy和Vincent帶領團隊,根據業主所提的要求,遞交出了一份讓對方滿意的方案。浮生御度假村的項目,是經一位和AIM Architecture合作多年的工程師引薦,業主直接委託的。

SOHO中國的項目相對特殊。2006年,Wendy和Vincent曾參加過一次SOHO的建築設計競賽,但未勝出。但後來,他們爲一位業主在浦東做了別墅的設計,對方恰好是SOHO中國CEO 張欣的朋友,並向張欣展示了他們的設計圖紙。張欣比較認可他們的設計,於是邀請他們參加了SOHO世紀廣場的室內設計競賽,他們成功勝出,雙方的合作就此展開。

上海AIM十週年:兩位歐洲建築師在中國的10年建築之旅 第2張

不同的業主有着不同的需求。而對於這兩位來自歐洲的建築設計師來說,在中國的這十年,挑戰的是如何在業主的需求和自己的設計之間找到平衡。

過去在歐洲,他們參與的大多是設計簡潔且低調的社會性項目。中國的衆多“”項目以及不同項目之間的差異性,要求他們不斷地調整方向。“與客戶妥協自己的設計肯定常有。但是去羅馬並非只有一條路,其實有很多條路可選,而你需要找到那條讓你自己舒服、讓客戶也舒服的路。”Wendy說。

而在這十年間,中國業主對於“”的理解發生了一些變化。Wendy在採訪中說,過去他們可能關注得更多的是外觀的奢華,追求那種閃亮的感覺,但現在,他們會更關注空間帶給人的舒適感。而這一點,在近幾年北歐簡約風的盛行中,也能得到印證。

不過有趣的是,在談及未來時,Wendy和Vincent有了與來到中國之初不一樣的設想。在AIM Architecture十週年的回顧展上,他們專門設計了一個小放映廳,在裏面播放了一個暢想未來的短片。片中的內容,腦洞大開:他們想象浦東會有一座山,外灘會有一片沙灘供大家玩耍,而城市的立交橋上,會佈滿綠植……

他們給自己定位的角色不再是下一座高樓的建造者,而是能給人們帶去更多影響的設計師。這份影響主要拆解成兩部分,一是專注生態建築的設計,二是參與學校、廣場等能爲更多人的生活帶去改變的社會性項目。

而與過去不同的是,出現在他們前進之路上的障礙從缺少關係網,變爲了大環境的改變,即中國經濟發展的放緩以及隨之而來的更爲激烈的競爭。

但Wendy的心態很積極,她認爲:“對比歐洲,中國很有錢,因而人們去做項目的時候,不一定會仔細思考自己究竟要什麼,以及爲什麼要那麼做。但是經濟不好之後,大家可能會想得多一點,謹慎一點,其實是好事。”

現在,他們的團隊擴大到了近40人,Wendy說他們想將人數維持在40左右,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質量的提升上:“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很有活力也很幼稚,所以做事很衝動。人們可能會告訴我們,在中國,我們是這麼做那麼做的。有一段時間,你得花時間尋找與試錯。現在,我們成熟很多了。做了不少項目,也知道很多事該怎麼做了。但是我不希望我們的工作室,只去做那些我們知道該怎麼做的事,我希望我們能一直去追問,一直往前走。”

他們已經適應了中國的快節奏,也逐漸具備了應變的能力:“對於我們來說,在中國的發展更像一段旅程,作爲一個設計師,你在這裏得定位好自己。”(來源:設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