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缺統一標準或成行業發展瓶頸!

築宅屋 人氣:2.74W

根據Juniper(瞻博網絡)預測,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產業規模將達到2500億美元。另據全球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Gartner(高德納)的預測,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800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這一數字甚至有望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

以上數據都在說明,智能家居未來的市場價值是一座“金礦”。而國內外知名電子企業自然嗅到了這一商機,紛紛出重拳佈局這一領域。

智能家居缺統一標準或成行業發展瓶頸!

2014年1月,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Nest;2014年6月,蘋果發佈HomeKit平臺;2014年12月,小米科技斥資12.66億元入股美的集團;2014年12月,美的集團與京東聯手,加強在智能家居及渠道拓展等領域的合作;同樣是在12月,海爾與恆大簽訂3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而二者的聯合被業內視爲在智能家居方面的一項佈局……

上週,本刊聚焦了國內外知名電子企業在智能家居領域的佈局,雖然這隊“人馬”的攻勢強勁,但畢竟智能家居這塊“沃土”太爲廣闊,目前來看,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擁有“獨霸”的優勢。在這種局面下,任何一家企業都有加冕的機會。也正因爲如此,智能家居領域出現了不少“小股勢力”,而這些企業則選擇小角度切入,以“集成商”的身份殺入智能家居戰場。

 “外來者”殺入智能家居領域

在智能家居領域,國內外電子、互聯網及家電企業已開始高調佈局。國際上,谷歌、蘋果、微軟等國際知名企業早已在這個領域發力。不少國內電子企業也宣稱將目標鎖定“智能家居”並開始佈局。如小米公司CEO雷軍在公開場合表示:小米的下一個戰略是智能家居;360宣佈建立開放式平臺,打造智能家居生態鏈;京東也已開始把大量家電類產品接入到了其智能雲系統組成智能家庭套裝組合。

面對“智能家居”這一前景廣闊的市場領域,很多此前從未涉及家居業務的企業,也瞄上了這片“沃土”。

近日,霍尼韋爾,發佈了其Air Touch-S智能空氣淨化器產品,而對這款產品的形容,霍尼韋爾用了“智能空氣淨化管家”。不同於傳統空氣淨化器的是,這款智能空氣淨化器強調的是透過對智能科技的進一步應用,使人們在操作空氣淨化產品時能夠更爲便捷。據霍尼韋爾產品專家高傑介紹,Air Touch-S智能空氣淨化器不僅能透過手機APP實現“實時監測”及“遠程操控”功能,還能自動分析並適應工作環境、調整工作狀態。

智能家居缺統一標準或成行業發展瓶頸! 第2張

霍尼韋爾是一家從事自控產品開發及生產的國際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其業務涉及航空產品和服務、樓宇家庭和工業控制技術、汽車產品、渦輪增壓器以及特殊材料。

“Air Touch-S智能空氣淨化器的推出是霍尼韋爾從工業、商用領域踏入民生家用領域跨出的重要一步。”據霍尼韋爾全球高增長地區智能家居總經理馬榮駿介紹,這標誌着霍尼韋爾開啟了智能家居新局面,未來,霍尼韋爾還將進一步完善智能家居產品領域的生態系統。

與霍尼韋爾以淨化器產品作爲切入點進軍智能家居領域不同,另一家來自北京本土的安德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則選擇以創建智能園區的方式踏足智能家居領域。安德森成立於2010年,主要致力於物聯網、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開發與運營,其產品主要包括雲安防、智慧鎖、無線無源控制器、傳感器、RFID產品、高清視頻系統、移動APP、第三方支付平臺等。近兩年,安德森開始涉足智能家居業務。

今年4月,安德森智能園區落戶河北安平。據瞭解,該項目總投資額達30億元,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5%,建設週期約24個月。

“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智能家居產品150萬套,實現銷售收入160億元,實現納稅6億元,引進高端科技人才200名,增加就業崗位1500個。”安德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澤鋒說,智能園區項目標誌着個集生產、研發、展示、銷售、運用於一體的專業物聯網智能家居生產基地在安平落戶。

有人說,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企業對智能家居市場紛至沓來,其中政策的影響不可忽視。

據官方資料顯示,2010年,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2012年,工信部發布《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2013年,國務院發佈《關於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4年,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5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同年,工業和資訊化部啓動《2015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專項行動》。

“按照‘轉型升級、提質趕超’的總要求,安平縣委、縣政府以建設‘富美安平’爲目標,推行‘產城融合、科技先行’的戰略方針,依靠科技進步,加快自主創新,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河北安平經濟開發區的相關領導表示,智能園區項目就是在響應政策的基礎上,利用京津冀一體化的政策優勢和在立足現有產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集成商”多鎖定高端小衆客戶羣

有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爲止,全國已有28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爲產業發展重點;到2020年前,中國規劃投入3.86萬億元資金用於物聯網產業化發展;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已達409個。

但遺憾的是,儘管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變得越來越龐大,但絕大部分的普通民衆並沒有真正體驗過智能家居爲人們生活帶來的切實便利。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爲智能家居產品過高的價格已經超出了普通民衆的承受範圍。

“舉例來說,平時消費者花費20元錢就可以買到一個開關產品,但是一個品質較好的智能開關產品,它的單品銷售價格可能要達到200元,十倍的價格差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某智能家居品牌銷售人員說,由於價格過高,他們品牌走的一直是高端、小衆的市場路線。

“2014年全年我們大概接了不到130戶訂單,絕大部分訂單都是打造別墅家居智能化,其實不論是品牌定位還是產品的成本造價,這些都在無形中限制了我們的受衆羣體。”聯電智宅大客戶總監黎錚說,他們企業是靠客單值來獲取利潤,目前看來,智能家居對於他們來說還不是一個可以拼量的市場。

“與安德森不同,兩家企業在創建之初就在品牌定位上有所差異,我們走的是高端小衆的路線,相比之下安德森可能更接地氣一些,不過據我瞭解,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的智能家居企業都是像我們一樣依靠單值盈利。”黎錚說,儘管目前聯電智宅走的是純高端的品牌路線,但是今年下半年他們準備推出價格略低的中高端品牌產品,從而擴大市場佔有率。

而這一點,也正在逐漸成爲這個行業的一種新趨勢。“智能家居不可能永遠只是富人的遊戲,總有我們所有人都要用到它。”按黎錚的話說,相比於幾年前,智能家居企業們的思維模式正在變得越來越“開放”。

缺乏統一標準或成行業發展瓶頸

當衆多企業都在爲智能家居業務忙得不亦樂乎時,智能家居到底能爲他們帶來多少經濟效益呢?

“不是掙多少錢的問題,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和未來大的市場趨勢都擺在這裏,現在各企業都忙着在智能家居領域跑馬圈地,不管未來掙多少錢,反正我搶先一步站在這裏總是沒錯的。”黎錚對北京晚報家居週刊記者說,如今企業們都在爭當“搶佔智能家居發展先機的先行者”。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分佈在北京市場的智能家居企業300餘家,而像專注於智能家居的企業大概有100多家。不過黎錚強調說,這一數字一直處在持續遞增的狀態。

不過,這個在外人看來風風火火的智能家居市場,其實在發展過程中並沒有想象中那樣順利。

“說實話,我在裝修時真不知道爲家裏選購哪種智能產品。這家品牌商說他們採用的是Zigbee技術,另一家品牌商說他們採用的是WiFi技術,但問題是我對這兩種技術都不瞭解,他們的智能家居產品可以通用麼?”消費者尹女士對北京晚報家居週刊記者說,對於銷售人員提及的各種技術她聽的是雲裏霧裏,她想要混合購買幾家品牌的智能家居產品,但是又害怕不能通用。

而這正體現了智能家居行業在當前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主要問題——缺乏行業統一標準。

儘管前有政策支援,後有企業追捧,不過智能家居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仍有着自己的困惑。“缺乏統一標準”幾乎成了這個行業內人們心照不宣的難言之隱。同時,也因爲各個品牌在發展過程中各自爲戰,導致他們彼此間的數據不能互聯互動。

一位不願具名的智能家居企業負責人表示,這個行業發展至今確實有些亂。“智能家居這兩年被炒得越來越熱,有些企業不論是在技術研發上、還是資源配置上都還沒有準備好,貿然進入智能家居領域的後果,只能是將市場越攪越亂。”

按他的話說,目前市面上各種檔次的智能家居產品參差不齊,由於相容性不一,客戶的體驗過程可能並不非常愉快。

此前有媒體在報道中就曾指出過這一現象,目前業界一般是用關於樓宇自動控制或者綠色建築的標準來參考,但這兩個都是技術標準。對於產品達到怎樣的效果才能稱之爲智能家居,業內還沒有這方面的統一規範。

以上就是Leslie小編爲大家分享的資訊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預知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本站行業資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