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不到的智能音箱 爲搶智能家居的“大蛋糕”自降身價

築宅屋 人氣:3.12W

“天貓精靈,開一下空調”“天貓精靈,設定一個早上7:00的鬧鐘”“天貓精靈,播放音樂”……

前不久,在朋友的推薦下,蔣義坤買入了人生只智能音箱,花費共計89元。令他意外的是,這隻售價僅僅只是普通智能手機零頭的智能音箱,不僅功能齊全而且十分實用,他也因此成了智能音箱的忠實用戶。

像蔣義坤這樣的消費者並非個例。第三方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突破3000萬臺,2018年這一數據預計將達到5630萬臺,其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能聊天、懂購物、會點歌……打上人工智能標籤的智能音箱倍受年輕人喜歡,但一降再降的價格卻與其身段嚴重不符。智能音箱的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百元不到的智能音箱 爲搶智能家居的“大蛋糕”自降身價

 從價格不菲到售價破百 越來越接地氣的智能音箱迅速走紅

追求新鮮事物,是許多年輕人的標籤,在杭州從事互聯網行業的蔣義坤也不例外。不過在智能音箱這一產品上,蔣義坤並不是早的嚐鮮者。

“微信朋友圈偶爾也會有人曬智能音箱,不過因爲價格等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關注。”對於剛剛入手的天貓精靈,蔣義坤顯然很滿意。用他的話說,智能音箱確實給自己帶來了方便,而且價格確實便宜。

對於那些對產品價格十分敏感的消費者來說,智能音箱市場的擴容與其價格密不可分。

去年7月,當智能音箱還價格不菲的時候,299元的小米AI音箱一下子擊穿了行業底價。而在前不久的5月9日,阿里巴巴定價199元的新款智能音箱天貓精靈方糖推出了89元的優惠價。緊接着,5月10日定價299元的京東叮咚mini2更是將價壓至79元。兩大巨頭的大力促銷,正式將智能音箱帶入了百元時代。

據阿里巴巴官方透露的數據,截至今年3月,正式發售8個月後,天貓精靈的銷量已經突破200萬臺。今年季度,天貓精靈以110萬的出貨量保持了、全球第三的位置。天貓精靈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購買天貓精靈的消費者以一二線的年輕人和白領爲主,但用得多的,卻是老人和小孩。

 “醉翁之意”在智能家居 2018是智能音箱“決定性的一年”

說起智能音箱,智慧家居似乎已經成了繞不開的話題。

“爲什麼買智能音箱的是年輕人,用智能音箱的卻是老年人和小孩呢?因爲年輕人白天在公司工作,而老年人和小孩可以透過智能音箱獲得購物、查閱資料、娛樂等實實在在的服務。”天貓精靈的相關負責人說。

佔據用戶儘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是每一個廠商的終目的,於是有分析人士認爲,家中擺放的各種智能硬件便成了企業將用戶納入自己生態閉環中的重要部分,而智能音箱順理成章成了目前多數企業打造的智能家庭生態入口。

這樣的說法,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

“‘智能音響是智能家居的一大入口’,這個命題是成立的,可以層層展開,從市場需求、客戶使用頻率和黏性、應用場景等很多維度展開。”作爲曾經智能家居領域的創業者,黃衛建對這樣的分析給予了肯定。而且對於快速發展的智能家居來說,智能音箱的走紅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

根據《2016-2020年中歐智能家居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2013年中國智能家電產值已達1000億元,到2020年終端設備的價值將達到8000億元。同時,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智能音箱出貨量突破3000萬臺,2018年智能音箱全球出貨量預計將達到5630萬臺,所以,2018年將是普及智能音箱的“決定性一年”。

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作爲目前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智能音箱市場自然成了互聯網巨頭和智能家居企業爭奪的重點。該市場的推動者,也變得一目瞭然。

劍指智能家居言之過早 智能音箱還處於早期階段

大量的需求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大批競爭者,智能音箱的價格戰一觸即發。不過與火熱的競爭態勢相比,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表現的要冷靜得多。

“智能音箱屬於語言交互的產品,夜深人靜的時候,使用智能音箱交互會不會影響家人休息?在嘈雜的環境下,它的交互效果會不會打折扣?把智能音箱作爲智慧家居的入口,需要探討的問題還有不少。”在鴻雁智能副總經理張煥榮看來,交互的模式很多,除了語言之外,還有手勢、傳感等。對於智能音箱的走勢乃至於智能家居的入口之爭,現在還言之過早。

今年3月初,有海外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用戶發現,亞馬遜智能語音助手的Alexa在迴應某些命令時發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聲。“智能音箱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未來還有想象空間,比如技術的迭代和產品形態的變化等。”天貓精靈的相關負責人說。

不過,也有來自智能家居領域的分析認爲,入口之爭是互聯網行業留下的“遺產”,在物聯網行業,入口的重要性是否跟互聯網行業一樣重要,是個需要重新審視的問題。

“當顯示屏、音響、燈光、家電等都是入口的時候,也就意味着,只能是入口之爭的百家爭鳴和地方割據,在近3年的維度來看,誰都不會出現入口的優勢。” 黃衛建說。(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推薦:

全屋定製、智能家居會在2018年持續升溫嗎?

無人零售穩步落地 建材行業是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