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元的廉價智能鎖,終寒了誰的心?

築宅屋 人氣:1.09W

“智能鎖便宜啦,不要9999,也不要999,只要299。對,你沒有聽錯,就是299。299你買不了吃虧,299買不了上當;299,你去不了新加坡和香港;299,也不夠帶情人去浪漫的土耳其;智能鎖雖然不是傳家寶,但男女老少都離不了;299,買把智能鎖回家,出門扔掉鑰匙,老婆高興、老人稀罕、孩子喜歡,全家樂呵呵!”

299元的廉價智能鎖,終寒了誰的心?

這是流傳於朋友圈的一個智能門鎖營銷宣傳段子,但是卻反映出了智能鎖行業當下極其惡劣的價格戰。如今,智能鎖已從大衆高攀不起的高昂售價一瀉千里,跌倒了如今不過兩三百塊錢。如果說,兩三百塊錢一把智能鎖能做到物美價廉,對用戶來說也不失爲一件好事。

但可惜的是,在衆多的廉價智能鎖裏,絕大部分是沒有質量保障的次品。所以,這樣的產品被用戶買回去,一旦出現了問題或故障,損害的不僅是用戶的利益,更是透支了整個行業的信譽,損人不利己。

當然這與中國智能鎖行業當下正處風口之上,競爭極爲激烈有着莫大關係,如今,2000多家企業,3000多個品牌同臺競技,雖然讓整個行業更加熱鬧,但也讓整個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抄襲、價格戰等亂象已成爲了當下智能鎖行業的“新常態”。

在多如牛毛的智能鎖品牌中,摻雜着許多沒有研發能力,沒有品質保障,沒有品牌知名度,以及沒有完善售後體系的小品牌、小企業,甚至有的是小作坊式的家庭企業,而且大部分企業採用的均是公模生產,就像當年華強北的功能手機一樣,只要你想幹就可以從不同的渠道,採購不同的零部件,終透過簡單的組裝形成一把整鎖。

換句話說,就是中國智能鎖行業已進入全民做鎖的時代,行業的准入門檻越來越低。好一點的大品牌進來,採用ODM的形式,自行設計,再找一家好的代工廠代工;一般的企業只爲了湊熱鬧,懶得去設計也研發,直接找一家企業OEM,別人有什麼產品就要什麼產品;再加上一些採用公模生產的產品,市場的許多產品已經很難從外觀上作區分。這導致整個行業“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的現狀。

因此,在同質化極其嚴重的背景之下,那些沒有研發實力,沒有品牌知名度,沒有品質保障,以及沒有完善的售後體系的企業,終能拼的也只有價格了。

價格戰是每一個行業從發展初期到成熟的必經之路。就像空調行業當年一樣,從混亂期的1000多個品牌經過一輪洗牌和淘汰賽之後,如今只剩下不到100個品牌。這當中,空調行業經歷了從價格戰到價值戰的轉變,能活下來的企業終拼的是產品、服務和品牌。

智能鎖行業終也會從如今的價格戰向價值戰轉變,只拼價格的廠家終只有死路一條。所以,首先我們要明白所謂物美價廉,物美是前提,也就是產品的品質以及企業的售後服務必須過關、有保障,只有解決了物美之後才能去談價廉。也就是說,不管你賣2999元也好,1999元也好,甚至999元、699元,或者299元,質量是前提,沒有質量就別提價廉。

其次,我們要明白用戶要的不一定是真的便宜,而是物有所值。所謂的一分錢一分貨,就是讓用戶覺得所花費的價值能獲得與之相等價值的物品。就像現在的用戶去買空調和家電一樣,的肯定是海爾、美的、格力、飛利浦、海信、TCL、三星、LG等一線國內外大品牌,因爲這些品牌能提供好品質的同時,還能提供好的售後服務,讓用戶感覺買回去有保障。

再次,我們要明白只有合理的利潤,企業才能良性發展。賣299元、399元、499元的智能鎖,很難說沒有利潤,只是利潤的多與少而已。如今,小米米家智能鎖也在籌備中,按小米5%的利潤定價,想必也不敢把智能鎖賣到三四百元。

沒有利潤對於企業來說不僅難以維持正常的運轉,而且缺少資金去做研發、品牌推廣、渠道建設及售後服務體系建設,如果沒有做好這些就很難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除了價格之外,很難找到突破口。

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價格戰不僅沒有讓自己得到多少好處,甚至還讓同行也跟着受罪。因此,智能鎖行業的競爭,價格戰不是終選項,智能鎖行業的終出路也勢必要更爲聚焦產品、品牌和售後服務的精耕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