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需標準建設支撐

築宅屋 人氣:1.06W

當你回到家,開啟智能指紋密碼鎖後,客廳即刻進入“回家”模式,燈光、窗簾、空調、電視等設備一一啓動;智能顯示屏可操控全屋家電,檢測主人身體狀況,播報天氣、新聞、行程等資訊;陽臺的晾衣架可以自動升降晾衣等。當你離家後,安防系統啓動,廚房裏配備的燃氣探測系統啓動,在有不正常侵入或者煤氣泄漏時會馬上透過短信和APP通知業主,一旦發生燃氣泄漏的情況,系統會自動關閉管道燃氣閥門,吸油煙機提升到風量,自動推窗開啟窗戶通風……這些智能場景很快就會進入尋常百姓家。

但目前,市民家居中只有零零散散的智能應用,尚缺乏統一的產品標準來打通生活的各個環節,真正實現智能化生活。

智能家居需標準建設支撐

 智能家居高速發展

隨着科技發展,“智能”已經成爲一種生活方式和社會潮流,和當年智能手機的普及一樣,家居行業也開始注重用戶需求並緊跟社會潮流,涉足智能家居的研發,在爲消費者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當前智能家居已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是智能安防,比如家居門禁、智能鎖、攝像頭。其次是智能家電,既能保鮮蔬果又能儲存乾貨的冰箱、雙桶分開洗滌的子母機、免清洗洗衣機、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擦窗機器人、智能馬桶蓋、智能枕頭……這些智能家電如今在金華市場上逐漸普及。

家電行業的智能化風潮愈演愈烈,無論是傳統的黑電、白電還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廚電,均不同程度地加入了智能化元素。

業內人士表示,從行業宏觀角度來看,國內家居行業的智能化和資訊化建設推進比較緩慢,隨着人工智能領域多項新技術逐漸成熟,並開始應用於產業,未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標準建設促行業發展

在這樣一個智能時代,好像產品不添加點兒智能元素就都不好意思到市場上露面。但是,當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進入家庭後,人們發現這些單個的產品,其智能功能可能並不能帶來如願的便利,而且,這些產品之間也難以相互協作,從而爲人們提供輕鬆舒適的智能家居生活

記者曾在電商平臺上看到一款智能電飯鍋,詢問客服這款電飯鍋的智能功能。客服告訴記者,定時做飯燒湯,一鍵預約免看管,全自動電腦面板,觸摸屏控制。其實,這些產品的技術含量比較低,智能只是促進消費的噱頭,價格卻比普通電飯鍋貴幾倍。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說:“市場上超過六成以上的智能家居產品,基本上都是僞智能。要麼是單機智能、系統無法聯接互通,將單機當作系統賣;要麼單一企業硬件連接後被動服務,根本無法主動響應用戶需求。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爆熱,大量智能終端一夜之間貼上人工智能的標籤,忽悠消費者,嚴重影響整個智能家居產業的健康發展。”

中用電器研究院院長劉挺表示,啓動智能家居標準化工作,將有助於智能家居打破行業壁壘,規範行業發展。(來源:金華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