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產業藍海 未來將如何實現質的跨越?

築宅屋 人氣:2.46W

談到智能家居,也許大家都不陌生,畢竟現在是一個智能化的社會,手機、手錶、電腦等衆多能與互聯網沾邊的東西都被加以智能化設計,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智能帶來的種種便利。不過相比之下,智能家居的普及之路就沒有那麼順暢了。

 產業鏈條初具規模 “智能範圍”不斷擴大

智能家居概念很早就有,但是一直都未有具體的實施方案。直到1984年,以“都市辦公大樓”命名的世界上個智能建築的建立,拉開了智能家居建設的序幕。智能家居興起是建立在兩個方面的質變之上:一方面是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另一方面是消費水平的提升。現在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隨意的心血來潮,而是在尋求涉及生活多方面的綜合解決方案。不論是對建築裝修行業、通信行業,還是家電產品行業,智能家居都是一個發展空間巨大的產業。但前提是要實現諸多行業的融會貫通,或者是跨界的整合。

智能家居產業藍海 未來將如何實現質的跨越?

如今,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馬桶蓋,這些看似單一的產品,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成爲智能化不斷攻克家庭產業領域的起點,隨着智能家居的進一步深化,其涵蓋的產業範圍也涉及到家電、通信、醫療等多個領域。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概念的延伸,也爲智能家居平臺化構建提供了支撐。智能家居行業已經迎來爆發機遇,產業鏈條已初具規模,硬件設備質量提升,傳感器的芯片化爲軟件系統提供了技術支援,技術瓶頸的突破帶來的規模化生產讓成本逐漸降低;互聯網和軟件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大數據和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水平進步,很多產品初步成型。隨着智能產品越來越多,相互之間的協同和通信將體現得更加明顯。

 “令人心動的細節” 可能成爲智能家居普及的難題

中國的智能家居在2000年左右起步,但那時只能算在探索和鑽研的一個前瞻性的小衆行業。從2014年開始,Google收購Nest,點燃了智能家居的熱潮,一時間內,包括大量的互聯網企業、家電企業、運營商,還有一些創業團隊、創客,都進入到智能家居這個行業當中來。憑藉龐大的市場前景及搶佔生態鏈的先發優勢,智能家居早已成爲各方覬覦的香餑餑。然而大家都想揚名立萬的智能家居路上,卻並不都是坦途。“外冷內熱”、標準不統一、用戶需求把握不足,無一不使智能家居企業放慢腳步。當中爲嚴重的就是智能家居產品的互聯互通問題,尤以通信協議發揮的作用,是必爭之地。

雖然智能家居風頭正勁,但僵局也逐漸顯現。因產品價格偏高、用戶體驗不佳、缺乏殺手級應用等諸多原因,智能家居產品的用戶需求未爆發。而且部分企業產品模式不清晰,既無確定的模式可以借鑑,也無統一的標準可以參照,互聯網和傳統家電企業之間跨界競爭激烈帶來產品同質化問題。智能家居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易用性”和用戶體驗纔是重要指標,智能家居應該提供家庭的氛圍,而不僅僅是各種技術的協同。

對於智能家居的發展路徑,此前業界尚存爭議。一種是做智能單品,另一種是做整套智能系統,給用戶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智慧家庭的產品是“終端+軟件+服務”,但大量新生的創業型企業缺乏搭建平臺的資金和實力,發展初期只能以智能單品爲突破口,因此,進行市場的培育更加迫切。在單品逐漸成熟、產品可以互聯互通、用戶體驗不斷提升之後,服務的融入將形成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從目前互聯網企業跨界融合步伐的加快和傳統企業不斷轉型升級的現狀來看,從“單品到互聯”的趨勢將更加明朗。

無論怎樣,家居生活邁向智能化是必然趨勢,因此,智能家居作爲一個產業藍海,前景不可估量。隨着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相繼進入智能家居產業,多樣化的產品逐漸形成智能生態圈,產品的成本也逐步向平民化的趨勢邁進。從有線到無線、從概念炒作到應用實施,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歷程,智能家居終於實現了質的跨越,並終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來源:中國建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