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甲醛的那些事!!你知道哪些

築宅屋 人氣:2.86W

  誤區1:沒味道就是沒甲醛,有味道就是有甲醛。

裝修甲醛的那些事!!你知道哪些

  這可能是大多數人的認知吧,但是經過一系列的百度,我發現這是錯誤的。其實甲醛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只有當濃度高到一定程度(0.6),眼睛會難受,身體會不適。而我們聞到的“油漆味”,其實並不是甲醛的味道,而是很多種污染物綜合起來的味道,稱爲VOCT,不是一種物質,而是一類物質。當然,這貨也是對人體有害的。

  然後,搜尋的時候我還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收穫。就是有關測量標準的。

  誤區2:關門2小時,低於0.1就可以入住了。

  這個理論,也不知道是之前從哪裏出來了,但是說的人很多。但仔細考證後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關於標準,其實有2個。一個是封閉空間2小時小於0.08,另一個是封閉空間12小時小於0.1

  不知道是不是以訛傳訛,變成了2小時小於0.1

  而這兩個標準也有所不同,0.08的標準是住房裝修完以後的環境指標,0.1那個纔是入住標準。

  所以,也就是說,我的檢測是有問題的,必須要關窗12小時後檢測出來的結果才準。

  有點想到哪兒說哪兒的感覺,大家見諒。理科生語言組織能力有限。

  下面我想到了檢測儀器。

  誤區3:就用了沒幾次,用3塊錢的檢測盒比色就好。

  爲什麼我說比色盒不好呢?當然,我不賣檢測儀器。說他不好是因爲他的檢測原理。

  藥劑,溶於水,淨置,看顏色,對比讀數字。簡單實用,主要是便宜。

  但是你要知道,你要檢測的是空氣中的甲醛,而不是水中的甲醛。根據溫度的不同,空氣中溶解於水中的甲醛比例是不一樣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空氣中的甲醛濃度肯定比水裏要高,甲醛本身就是易揮發的東西。如果你有一個打氣筒,不斷的把空氣打到水裏去(魚缸氧氣泵),這樣結果可能會精確點。

  而且你根本無法檢測木櫃子裏剛滲出來的甲醛濃度是多少。

  如果你買甲醛檢測儀器的話,你會發現市面上其實也有蠻多檢測儀器的,常見的就是跟iphone4差不多大小的那種,也不貴。但是,我想說的是,銷量好並不表示產品好。就好像大家排隊搶鹽,並不表示就是對的。好不好,對不對,仔細看,仔細研究。

  檢測儀的原理就是電化學,核心元件就是那個傳感器。而傳感器什麼好?很不愛國的說一句,是國外的好。透過國內什麼檢測認證的都是浮雲,因爲國內都是送檢的,你送輛奧迪去檢測,然後賣的是QQ,大有人在。而且專業檢測機構的設備基本都是全套進口的,人家爲啥不買國產的?便宜,還有回扣拿,多好!

  所以,如果你要買檢測甲醛的儀器,看準傳感器是國外的(包括歐盟和美國日本等產品質量有保證的發達)基本就沒什麼大問題了。至於說,商家標着是國外進口的,其實是國產山寨的,那就需要你自己分辨比較了。

  語言組織能力欠佳的我,似乎忘記了基本的內容。甲醛到底是什麼?

  誤區4:我一定要徹底清除甲醛

  徹底清除甲醛,其實是不可能辦到的。爲什麼呢?我們先來說說甲醛到底是什麼?

  HCHO,有機物,一般會在油漆和膠水裏面當做溶液介質。現在刷牆的乳膠漆基本都是環保漆了,很少,或者有些無醛產品也有。但是膠水卻做不到。正所謂無醛不膠。當然,如果你用的所有膠水都是糯米做的話,基本也可以無醛。但是,牆紙可以漿糊貼,瓷磚大理石總不能用漿糊貼吧,貼不牢啊!玻璃膠總要用到的。

  但是即使你花大價錢,用環保塗料,全實木傢俱,漿糊膠水,你會發現,你還是有醛,因爲木材本身就會散發甲醛,或者說,樹本身就會散發甲醛。那麼,要麼我們把所有傢俱都做成不鏽鋼的試試?

  還有一個來源就是塑料製品、橡膠製品等聚合物也會有,地毯、窗簾裏也會有。

  所以,從現有技術來講,要完全避免裝修甲醛污染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麼既然甲醛一定有,我們可不可以透過後期的治理來完全“消滅”他呢?

  很遺憾,你不可能像消滅害蟲一樣,把他消滅乾淨。

  因爲甲醛作爲一種溶解介質存在於各種板材裏面,什麼複合板,愛格板裏面全是,如果裏面的甲醛全沒了,這板也就粘不牢了,直接散架。

  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控制他的散發量,讓他緩慢釋放,讓空氣中的含量達標。如果一個夏天只有一隻蚊子,其實也和沒蚊子沒多大差別,反正多讓它盯一口,它就趕死去了。

  說到愛格板,繼續發散性思維,說說所謂的E0級標準。

  誤區5:我家裏的板全是E0級的,肯定達標。

  E2(≤5.0mg/L)、E1(≤1.5mg/L)、E0(≤0.5mg/L)

  E0/E1其實是一個很誤導人的標準。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檢測出來的。

  中國地板檢測面積爲180 C㎡;,四周鋁箔包裹,只留表面露出,室溫檢測即可

  槽點1:好嘛,室溫檢測,到底是24度呢,還是26度?甲醛在26度以上釋放量會增大很多。

  槽點2:全封死了,感情我地板外面鍍層膜就啥事都解決了。

  槽點3:180平方釐米,這是啥大小?18×10,就一個5寸手機的大小,好吧,有6寸手機大。

  槽點4:沒有厚度?即使都是地板,也有厚度相差的,何況還有各種板。這樣規定我送檢1毫米厚的板好了,肯定達標。

  日本JAS星級標準檢測面積爲1800 C㎡;,不允許封邊,水浴溫度爲65±2度時檢測

  F★(≤5.0mg/L)、F★★(≤1.5mg/L)、F★★★(≤0.5mg/L)、F★★★★(≤0.3mg/L)。

  看到沒有,不是我不愛國,人家規定比我們靠譜多了。

  然後,誤區在哪裏呢?的誤區就是那個5寸手機,哦,不6寸。如果偌大一個房子裏就這麼一個6寸手機,那麼0.5mg/l濃度,那如果有1000個呢?濃度必定升高啊!一個房間光地板就得有10多個平方面積。10平方米=100000平方釐米。555個手機。衣櫃抽屜展開面積不會比地板小,分分鐘超過1000個。

  這就好像一個大房間,一個人在抽菸,你不覺得煙,但是你不能因爲這樣就說在房間裏抽菸不會煙,因爲分分鐘跑來1000個人一起在房間裏抽菸。

  所以,你還對你的E0級木材有信心麼?

  好,開頭就到這裏,下面我們開始說正事兒。(警告過你的,我很長的。)

  裝修肯定有甲醛,還有其他VOCT等難聞的味道,那麼我們怎麼儘量減少污染,早日入住呢?

  搜了一圈,主流觀點是——通風。簡單不花錢。

  誤區6:通風就夠了

  通風的原理很簡單,就是讓甲醛自然散發到空氣中,然後利用空氣把甲醛分散到大自然中去不斷稀釋,濃度達標。其實通風可能比後面的方法更加有效(沒做對比實驗,只能說可能)。但是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耗時長,不徹底。夏天還好,冬天氣溫低,甲醛自然散發出來得慢,吹得也慢。我基本就通風了一個冬天,基本沒啥效果。

  還有個很惱人的事情,就是,雖然我31樓南北通透,但是還是有很多地方通不到風,或者說,通風量很少,比如抽屜裏面,即使都開着,進風量也很少,自然效果就不明顯了。

  另外,靠自然散發甲醛,你怎麼知道等你住進去以後,關窗開空調後,他散發的速度就達標了呢?就算他達標,時間一長,不斷散發,不會淤積麼?

  所以,通風是必要的,但還得配合其他方法。

  誤區7:植物除醛

  說這個的太多了,隨便問下身邊年紀稍微大點的,都會跟你說買綠蘿,買吊籃。可惜我是一個喜歡究根問底的人,就這樣跟我說,我是不會信的。於是開始理性化之路。

  一般理論是,綠蘿這些植物會呼吸甲醛,當肥料用!太恐怖了,人吸了會致癌的東西,植物居然拿他當肥料。HCHO,碳水化合物,沒有氮,沒有磷,沒有鉀,怎麼當肥料,這是在挑戰我的高中生物老師麼?

  那好吧,肯定不是肥料,那綠蘿能不能分解甲醛呢?進行復雜的生物光合作用,生產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這個問題我搜尋了很久,但還是沒有答案,請植物學和有機化學好的同學繼續探討。

  但是有一個物理問題我卻可以解釋。就是這個甲醛爲什麼會從木材裏跑出來,跑植物邊上去呢?答案很簡單,它不會。它完全靠瞎撞撞到植物葉子上了,然後參與反應,或者不參與反應。用科學點的說法就是布朗運動,無規則漂浮,撞上了就撞上了,然後這裏濃度少了,接着再運動過來。

  這樣的話,其實還真不如通風呢?至少風還會吹,比瞎撞靠譜多了。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這些植物可以散發出一種物質,瀰漫在空氣中,和甲醛產生化學反應。但這樣的說法就有點僞科學的味道了。因爲沒有任何實驗證明存在這樣的物質,這物質的化學組成也是未知數。

  誤區8:橘子皮、柚子皮除醛

  甚至還有人說蘋果皮、菠蘿皮的。但是同樣沒有任何可靠的原理解釋。

  所以,我姑且認爲,是因爲這種皮自身會散發出味道,從而掩蓋了本來VOCT的味道。讓人感覺似乎是除醛了。

  誤區9:活性炭

  說到這裏,有沒有人要罵我?要就趕快,因爲我怕你看下去以後就罵不出口了。

  高中物理還是化學教過,活性炭有很強的淨化能力,可以過濾水,過濾魚缸,過濾空氣。但是,還是那句話,我們要了解原理。活性炭由於化學組成很簡單,就是碳,但是結構卻是很多個小孔,而這些小孔對於大分子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所以拿來做過濾,一下子就乾淨了。

  但是我們裝修後放幾個炭包在櫃子裏,其實作用是很有限的。爲什麼?因爲過濾器和空氣清新機是主動過濾,把炭包扔那兒是被動過濾。我們仍然在靠甲醛分子的布朗運動撞你的炭包裏面來,這效率是很低的。

  不但如此,活性炭還會誤殺很多別的東西,比如水分子。還有就是,當炭包吸附飽和後,如果不及時扔掉,太陽一照,甲醛又跑出來了,會二次污染。

  誤區10:光觸媒

  如果你像我一樣準備主動除醛,你肯定對這三個字不會陌生。這貨實在是太火了。高大上,有沒有。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照理還是先談原理。

  上世紀70年代,2個日本人不知道做什麼實驗,發現了二氧化鈦(TiO2)不用只要光照就可以分解水裏的氧氣和氫氣,再後來經過N多人的發展,二氧化鈦可以在光照下分解幾乎任何碳水化合物,包括甲醛、苯基化合物等N多東西。再然後,有N多的中國廠家號稱可以用這東西來治理甲醛污染,但是日本卻已經停止了這貨的研究。

  首先要肯定,這貨是科學的,是的確會有化學反應。

  但是他的條件也是苛刻的。

  條件如下:

  1、主要原料肯定是二氧化鈦,如果發現別的什麼也可以做催化劑,建議申請諾貝爾獎去。

  2、必須是納米大小的二氧化鈦。體積小,表面積大,催化作用好。體積大了幾乎不反應。

  3、必須得是銳鈦結晶的形態。二氧化鈦容易抱團,要是稍微一來就抱團了,那納米大小也就無意義了。

  4、得再紫外線光波下才會反應。普通太陽光有3%紫外波算不錯了。

  5、二氧化鈦不溶於水,要拿什麼做介質噴灑到傢俱上?

  其中苛刻的應該就是紫外線了,你不可能放個紫外線燈在那邊讓他反應。也有號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的,讓他可以在普通光下也可以反應,但是我表示強烈懷疑。

  一個衆所周知的知識就是紅外波產生熱能效率高,紫外波產生化學能效率高。也就是說,越紫越容易發生各種化學反應,有機化學反應,比如紫外線殺菌和紫外線致癌什麼的。這是跟他作爲光的波長有關的,通俗一點說就是他生來就是幹這個的。其中牽涉到光作爲波的時候的粒子級共振,不是那麼容易突破的,具體理論過於深奧,我就不展開了。(其實我也不懂,哈哈。)

  所以光觸媒有沒有作用?有的。因爲太陽光多多少少有點紫外線。但是作用不會很明顯。而且當二氧化鈦鑽到木材裏面去的時候,他就見不到光了,也不會跟甲醛反應了。由於二氧化鈦不親水,所以一般是採取二氧化鈦覆膜,把板材全封閉,甲醛出來一個殺一個的性質。

  然後你會看到很多商家都會有光觸媒套餐,也就是說,除了二氧化鈦反應之外,他們還提供別的什麼東西來除醛。而我很懷疑真正起主要作用的反而是他們套餐裏的別的東西。

  ,也是不想承認的,就是我們的光觸媒產品實在太多太亂了,你根本不可能拿個電子放大鏡看他是不是納米級別的產品。

  而且這貨真的很貴,一瓶是才一兩百,但你可能得買20瓶。

  不知道是不是誤區:生物酶

  爲什麼不知道呢?因爲我暫時還沒看出他的破綻。而且正準備試用,看下效果。

  生物酶,也好高大上的樣子,不用光照,但要發酵,密閉7天再開窗。

  原理就是培養出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細菌?真菌?益生菌?然後甲醛會和這亂七八糟的東西反應。我覺得更多的可能是甲醛把這些菌給殺死了,然後甲醛自己也在消耗掉。好殘忍!

  基於對國內此類企業的完全不信任,我選了一家美國的500強企業產品做試用。結果可能要半個月後才知道。

  不知道什麼貨:泡騰片?

  一片藥片,跟泡騰片一樣,放一杯清水裏,迅速溶解,然後把杯子放抽屜裏。水裏會釋放出XX東西,一直鑽木板裏面去,把甲醛逼出來,然後通風吹掉或者用另一種泡騰片溶液在空氣中噴灑與其反應。

  好神奇!但是具體成分不知道。

  有評論說是氯氣消毒,有害。

  如果是氯氣的話,泡騰片主要成分應該是次氯酸鈣(漂白粉),遇水反應,釋放氯氣,氯氣是強氧化劑,對甲醛進行氧化還原反應。高中無機化學,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但是氯氣明顯對人體有害,他可不僅僅可以氧化甲醛,還能氧化幾乎一切碳水化合物,包括人體細胞。但是商家出具了一張醫療機構的認證,說這貨無毒無害,還有一張認證跟誇張,證明這貨是可以吃的。如果是漂白粉,肯定有毒不能吃。

  那這貨到底是什麼?有沒有用呢?有沒有害呢?

  不知道,買了2盒回去做實驗。

  本來這種不明覺厲的東西,我是不會買的。但是沒辦法,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除醛方法都被我否定了,只能試下看了。

  另外,關於檢測甲醛機構的,補充一點吧。

  誤區11:自測自治

  一些財大氣粗的人,會把治理甲醛直接交給檢測機構,就跟各事業單位一樣。這些機構先是給你進行封閉性檢測,告訴你數字,然後開始噴各種東西,不知道是光觸媒還是生物酶或者氯氣,反正噴個2-3次,過了一個月,再給你檢測,告訴你達標了,可以入住了,然後收個五六千塊。

  這樣做其實把房子裝修完全交給裝修公司全包沒啥區別,自己啥都不管,只管驗收。然而到底效果怎麼樣卻要看人品。而且民營檢測公司不像裝修公司一樣有品牌有口碑,完全不知道該找哪家。找到家不負責任的,在檢測儀器上做點手腳,噴的都是氯氣,你也不知道。而且自己檢測自己治理,從制度上就是不合理的。這和即做法官又做律師有什麼區別?

  所以,建議財大氣粗的主,索性找兩家,一家檢測,一家治理。

TAGS:裝修 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