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晴:堅持空間與人的和諧共處 拒絕一切虛僞與浮誇的裝飾

築宅屋 人氣:2.65W

本期人物專訪邀請的嘉賓是尚谷國際創始人,初見梓晴,是在“十雅談”的活動上,她作爲嘉賓在臺上講話,當時我就覺得,這個設計師氣場真足,看過她的作品總會讓人眼前一亮,讓人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東西還能這麼做,本期請來的嘉賓是尚谷國際創始人-梓晴。

如果用幾個詞語來形容自己,您會用哪幾個詞語?

我”喜歡挑戰”、”對生活充滿熱情”,別人對我的評價還有“傳統”、“生活的多面手”,“設計的多面手”等,而我也從來不喜歡‘被定位’,因爲定位就意味着被束縛。

梓晴:堅持空間與人的和諧共處 拒絕一切虛僞與浮誇的裝飾

您從業十幾年,對室內設計這個行業有哪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感覺中國的設計市場越來越成熟,已經從以前的模仿設計走到原創設計,現在的中國設計已經在逐漸走向世界了。在今年的5月份,我們尚谷國際也與深圳市貿促委聯合舉辦了一場關於“中國設計如何走向世界”的論壇,經過一系列的思想碰撞與交流,我覺得中國的設計師應該要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去詮釋我們的中國設計,可能這路途並不平坦,甚至有些曲折,但是我相信我們不斷的探索,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您在設計中比較注重“簡素美學”,您能跟我們聊聊什麼是“簡素美學”?您的作品中是如何運用這一理念的呢?

我一直對茶道、香道等傳統文化有極大的興趣,也會特別留意所謂中式風格的空間,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看到的是各種中式元素的堆砌,空有傳統文化的形,卻無其神,人與空間不是融合的。甚至我們發現,西方人運用東方文化設計出來的空間,竟更有東方氣質。問題出在哪裏?生命是流動的,時間是流動的,幾百幾千年前的榻、桌椅、窗櫺以及空間尺度和佈局,已經隨着時空的變化不再滿足於我們當代人的生活需求。我們要傳承的是其東方美學精神,但要思考如何創新其表現形式。 “簡素”,是我在長期的設計思考中總結出來的設計哲學觀,源於我對東方文化的熱愛,基於我從自然與日常中得到的體驗,空間與人需要和諧共處,能夠產生對話。以的追求去踐行簡素,我們所體驗到的何嘗不是另一種奢華。“簡”不是簡單,化繁爲簡,方見本色;“素”是信賴自然,將一切依託於更大層面的事物上順勢而爲。 我們在活動上做了一個展覽空間,它代表了我們近期的一個設計思考和設計表達。這是一個4.5Mx3.5M的自由命題空間,源於我對茶道的喜愛,所以我們決定做一個茶空間,並賦予它“竹·語·茶”的主題;茶室本身就是一個基於東方生活習俗的特定空間,如何基於東方傳統文化,又突破傳統的空間定義,用當代的設計語言來表達當代東方人文設計,是我們思考的問題。除了一卷竹簾,我們在整個空間中沒有用到任何傳統的元素符號和傳統中式傢俱。而受到多關注的,則是我們用水泥做的鏤空中國畫、竹印牆和透光水泥茶臺。我們讓常見的鋼筋混凝土與一幅鄭板橋的畫作發生化學反應,突破傳統的中式設計手法,讓鋼筋混凝土變得溫情、藝術,讓傳統的茶臺透過材質的變換以及細節的處理獲得新生命。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我們運用當代的設計語言,在都市中用水泥營造出一所阿蘭若室。

您的設計作品《羅浮洞天》是個非常精彩的設計方案,整個作品依山畔水,宏偉壯觀,而且還融合了許多傳統客家文化的精髓,能分享下設計理念或創作過程嗎?

“羅浮洞天”也是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會場,中醫是我們的國粹,而中式風格設計是我目前喜歡研究的科目,因爲我相信經典的時尚就是傳統的、民族的。也許是這種摯愛傳統文化情節,讓我接觸到羅浮洞天這個項目時從內心的喜歡,他的設計定位幾乎與我的設計理念幾乎是一樣的,所以那段時間我幾乎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個項目設計中。 我對空間的構想分爲:設計形態、設計思維和設計精神。透過對自然和生態的靈性搭接,接合藝術美與技術美的合理特性,延伸出獨特的形態與張力,表現空間的設計形態。設計思維是對材料運用進行探索,對爲常見材料進行新的探索可能,打破傳統對水泥固有的思維和印象,把它變得溫暖、有設計感、有藝術感。設計精神,則是傳統與當代的一個互相滲透的關係,並非與傳統主體的斷裂,尋找當下的設計語言,在傳承與突破中運動。傳統設計、當代設計和未來設計要如何巧妙結合,我不希望當代設計還是走傳統路線,應該有所突破,羅浮洞天這個項目中沒有使用一件所謂傳統中式的物件,但大家一眼就能感受到是中式的,我們解決當代的設計問題,而不是沿用原有的元素和傳統的中式理念。 通常講到東方或傳統,都會用現在的所謂符號,圖騰或顏色來指代,可實際上傳統的萃取,更重要的是要萃取其精神與靈魂,然後在當代語境下再根據現代生活的需要,使用新的工藝技術去重新詮釋。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處理傳統元素,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爲傳統的東西,留到現在,其本身的性格往往是非常強烈和跳脫的,然後隨着生活環境和方式的不斷變化和科技的發展,已經不可能完完全全復刻傳統生活的模式和場景,那麼如何將當代生活與傳統元素的強烈個性相融合,不斷地將傳統進行重新的演繹跟詮釋,需要強大的駕馭能力。

《羅浮洞天》整體的設計基調繼承東方傳統文化精神,作品中使用了竹元素,這是出於怎樣考慮的呢?

古人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歷代文人雅士癡竹如命,關於竹的詩詞多不勝數。竹,已經滲透東方人的骨血。 在羅浮洞天項目中,竹在設計中,有了不一樣的詮釋。一件竹製藝術品,印象山水,錯落有致、優雅百態。我們透過水泥的轉換,簡單低調的直線。溫柔的竹變得充滿的力量,而冰冷、剛毅的鋼筋水泥有了不一樣的溫情和雅緻。 我是一個不愛追隨潮流的設計師,我認爲設計師應該從當代設計中去解決當代存在的問題。“竹”只是一個表現手法,真正是要表達傳統文化與未來設計的思考。而對當代的設計文化,不同的設計師有不同的詮釋方式,我透過爲簡單的材料,挖掘它的美,將它變爲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是一種簡素的美學,是設計體系中的品味與態度,這是在對時尚的追求達到之後,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外在的美,而更在於心靈的體驗。

您的設計作品都有些什麼樣的特點?項目的成功落地又需要設計師具有什麼樣能力呢?

在設計中,我提倡“簡素美學”就像我們辦公室選用的材料都是十分素雅的,水泥的牆面和木頭,在這個道法上面是自然道法,我採用很自然的材料去創造,去設計。我們覺得可以隨手拈來,從自然界採用這種材料運用到設計中去,這也是一種道法自然。其實道法自然有很多理解,和不同層面的表現方法。 一個成熟的設計師需要建立自己的哲學觀,過往思考的過程正是一個完善哲學觀的過程,而思考離不開自身所處的環境及文化背景,也許某我會定位下來只做中式,而且是有個人氣質和精神的中式,我要讓我們的傳統滲透在設計的骨頭裏。

梓晴:堅持空間與人的和諧共處 拒絕一切虛僞與浮誇的裝飾 第2張

您不僅是一個的設計師,而且是一個公司的掌舵人,您覺得公司的優勢在哪呢?

對於設計,我是有所堅持的;對於生意,我的能力不是的。但大部分來找我的客戶都是被我們的設計打動,或者被我的人打動的,我做事情都是基於誠信,用設計理念去感染客戶,讓客戶相信我能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現在很多設計公司開始注重做自己的品牌,您覺得該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呢?您對尚谷未來發規劃又是怎樣的?

尚谷國際是以推崇“簡素美學”爲理念,有人認爲我們這一理念會略顯超前,但現在已被越來越多的客戶認可。2年前很多客戶都喜歡豪裝和歐式,但是這兩年來我們提倡的“簡素美學”被越來越多的客戶認同。我們現在只服務認同我們設計理念的客戶。首先因爲理念不一樣,不可能做到客戶滿意;其次,我們不喜歡一味的討好客戶,設計和人都是有性格的,只有被認同,價值才能化;再者,只有大的方向和理念一致,大家探討溝通起來才能相對簡單。相互的認同才能創造出一個優質的空間,才能得到客戶的肯定,設計師有所成就,繼續發揚與推廣這一理念。

設計是一項富於創造力的工作,我有了解到您喜歡去各國旅遊,近去了哪些地方,有什麼樣的收穫?

如有一週以上時間的假期的話,我會外出旅遊,體驗不同的生活文化。基本上每年要去1-2個地方,或國內、或國外、或城市、偏遠地區。我認爲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對各地文化的感受與學習,能夠讓設計師展示出更加豐富的個人魅力。 去年去了尼泊爾。尼泊爾是個宗教信仰濃厚的,神聖而古老,我非常喜歡這裏的古建築和原生態的森林景觀。在這裏隨處可見歷經千年風雨,還能儲存的完好的濃厚尼泊爾民族風情的建築。在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有1000多年曆史文化,有歷代王朝留下的獨具匠心的宮殿、廟宇、寶塔、寺院等,建築風格各有特色。不僅僅是王宮廟宇的建築,即使是百姓居家,建築門窗上都有精美的雕飾,花紋鳥獸,別具一格,尼泊爾的生活節奏很慢,處處充滿寧靜祥和的氣息。這裏有非常濃厚的宗教氣息,他們積極與平淡的生活態度,深深感染了我。設計是一種態度,生活需要態度,什麼樣的態度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他們更多的是懷抱着信仰去享受生活。(來源:設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