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市場2017年或將低迷?

築宅屋 人氣:2.97W

隨着人工智能概念的爆發,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並佈局智能家居領域。據奧維諮詢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的整體產值將突破萬億元,前景一片向榮。儘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大新聞頭條、科技展會上,智能家居產品頻頻吸引衆人的眼球,但在我國現實中的賣場,智能家居產品卻很少有人問津。也就是說,智能家居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智能家居是未來的趨勢這毋庸置疑,但我國的企業要從這萬億市場中分一杯羹,在廠商聯動、售價過高、系統安全三個方面仍需下功夫。

智能家居市場2017年或將低迷?

 智能家居市場叫好不叫座

智能家居無疑是近年來行業的熱門話題,奧維諮詢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的整體產值將突破萬億元,前景一片向榮,衆多企業開始佈局智能家居市場,互聯網企業、家電企業、地產企業之間更是頻頻跨界合作,使得智能家居行業成爲大衆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安防、監控、門鎖、空氣監測、智能音箱、家務類服務機器人、小家電、大家電等智能家居品類中,智能單品熱點交替,然而智能品類並未有突出亮點,尤其是在賣場中雖能看到智能家居的身影,卻鮮少有人問津。

不僅如此,我國智能家居市場雖潛力巨大,但目前的發展情況與美國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據《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同比增長31.4%。而同期美國使用智能家居產品的家庭數量,美國達到了460 萬戶,硬件出貨量爲2680萬臺,市場規模爲60.22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處於地位,智能家居在美國已經率先形成了一個規模不小的市場。中國爲30萬戶,市場規模3.24億美元,還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

 智能家居市場存三大硬傷

隨着智能化概念越來越深入民生,智能化技術不僅出現在手機、小家電等簡單的產品上,在整個家居系統中,智能化家居產品被不斷的應用。然而,這股風在我國吹了一段時間,但仍然難入尋常百姓家,究竟是什麼原因?

首先,各大廠商各自爲戰,難以在同一的平臺上達成共識。如谷歌先後收購Nest、Dropcam、Revolo智能家居公司,同時發佈互聯網操作系統Brillo與高端路由器OnHub,爭奪的是智能家居控制中心。蘋果發佈Homeki智能家居平臺,透過iPhone與iPad等蘋果設備來統一控制家中的各種智能家居產品,爭奪的是智能家居入口。這些大型企業均以生態鏈頂端制勝,除此之外,其他絕大部分的企業目前仍處在單品智能化的階段,雖然推出的產品自身功能能夠實現智能化,但大部分產品之間並沒有形成聯動,這對消費者而言,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多個智能產品疊加使用的繁瑣感,這違背了智能家居的便捷體驗設計。

其次,智能家居設備價格較爲高昂。據瞭解,消費者安裝智能家居,往往需要將家中已有的電器替換,整個成本更加高昂。不僅如此,市面上動輒好幾萬的智能家居產品,對於智能化認知不足的消費者來說,價格是一道高門檻,這也使得更多的消費者認爲智能家居就是給中高端消費羣使用。

,行業缺乏統一的安全標準。智能家居設備一般都是聯網設備,多數消費者擔心一旦接入網絡,自己的隱私就會不安全,影響市場推廣。在資訊安全意識已經提升到一個新高點的當下,很難贏得人們的信任。

 智能家居應由點到面

從概念到產品落地,智能家居這股風已經吹了許久。那麼,從產品智能到真正的全屋智能家居,又將需要走多長時間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企業單憑一己之力很難在智能家居領域裏有所突破,即便是國內外巨頭們,想要實現從點發力到面形成的智能家居局面,也面臨着巨大的挑戰與競爭。同時,圍繞着家居的衆多產業對智能化轉型推進的程度,也將影響整體智能家居的進程,智能家居講究的是各個家居環節之間的配合與聯動。

不僅如此,智能家居企業還應該不斷在產品技術上做“加法”,在產品操控上做“減法”,擺脫手機軟件的束縛,實現去手機化,帶給用戶更簡單的操作體驗,才能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開闢出自己的道路。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在產業聯合和激烈競爭的大趨勢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逐步加強,打造一個循環、開放、共享的商業生態系統纔是大勢所趨,因而,要想全面實現家居智能化,其實也是競爭激烈演繹的過程。(來源:騰訊家居)

 相關閱讀推薦:

面對“消費升級” 智能家居的未來在哪裏?

中國成智能家居潛力市場 需破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