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賣場品類生存報告 瓷磚退租率

築宅屋 人氣:1.18W

即將過去的2019多數家居企業都會感慨“我太難了”。那麼,到底哪些企業是歡快,哪些企業在難受呢?讓我們從家居企業核心渠道——賣場的視角來看一看,過去一年作爲“房東”的賣場方,和作爲“租客”的品牌商們,都有怎樣的活法兒?

先說結論:2019年,我們發現二、三線的家居品牌可以說是“苦”的,因爲從賣場退租多的就是這類“租客”;而從品類來看,瓷磚與衛浴品牌的退租率。鮮明對比的則是軟裝與定製品牌在賣場渠道“混的開”,退租率,日子過得相對舒坦。

結合“房東”(賣場)們2020年業態擴張與收縮的計劃來看,他們傾向於增加定製、軟裝以及體驗類業態,而要縮減建材——這個計劃,相當於表達了強勢的“房東”們對各類“租客”差異化的態度。

接下來,我們將主要從“房東”流通商(家居賣場)的角度來解剖一下各類“租客”(家居建材製造商/品牌商)的生存狀況。

家居賣場品類生存報告 瓷磚退租率

房東生活質量

在分析“租客”們的“日子好不好過”之前,先說一下“房東”們自己的日子這些年過得咋樣。

賣場面積由2012年不到1億平增長到2019年的2億平,可謂高歌猛進,根據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公佈的2019全國BHEI(中國城鎮建材家居市場飽和度預警指數)值來看,中國大盤已經過飽和,由黃燈區(飽和)升級到紅燈區(過飽和),當然仍然有結構性未飽和地區。

賣場行業具有重資產、重運營的特點,除了基本的運營能力外,就是資金實力的比拼。說白了,明知道開店越密、會拉低投資回報率,但奔的就是看誰熬得過誰。

從賣場運營指標來看,2019年近半數市場整體坪效區間在4k-6k元/㎡;66%的賣場租售比在10%-20%之間,13%的賣場租售比在20%以上(意味着經銷商要承受高租金的壓力),賣場租售比整體偏高。

賣場租金同比2018年上漲的佔29%,下降的則佔22%。從出租率來看,出租率達90%以上的佔比爲45%,有11%的賣場出租率竟然低於70%。賣場整體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租客生活質量

再來看看“租客”們的退租率、以及“房東”選擇“租客”的傾向性,則可初步知曉各類“租客”的日子過得如何。

根據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資料顯示,賣場退租部分大多爲二、三線品牌,一線品牌由於自身的品牌價值以及營銷能力強等退租率較低,佔到一成多。

從品類上來說,瓷磚退租率,其次是歐美傢俱和衛浴,而軟裝、定製類退租率。這說明精裝房、整裝等對市場的影響很大,其次是消費風格帶來的變化。這表明在賣場渠道中,“瓷磚”們的日子很艱難,“軟裝與定製”們日子過得相對較好。

透過細看2020年賣場各個業態擴張或收縮的計劃,發現增加定製業態的賣場佔比達41%,其次是增加軟裝和體驗業態的賣場佔比達38%。

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加業態計劃當中,餐飲、電器、教育培訓、裝飾公司都佔到了20%以上,說明泛家居方向很明確。同時約33%賣場要縮減建材,顯然“建材”們不受“房東們”的待見,與前文“建材們”退租率高遙相呼應,攤開來說,也就是誰都瞧不上誰。

賣場當下遇到的問題,就是客流量下滑以及賣場過剩、促銷活動效果差。賣場解決這些問題的主流策略是豐富業態、提升消費者體驗感、加強精細化運營管理,對外向泛家居轉型,切入供應鏈,擁抱地產商。

那麼,未來“租客”們如何在“後地產時代”以及家居渠道大變革時代,找準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