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室內空氣"危機四伏" 注意居室合理通風

築宅屋 人氣:9.12K

  

冬季室內空氣"危機四伏" 注意居室合理通風

  天氣逐漸變冷,人們越來越多地在溫暖如春的室內活動,室內潛伏着的“隱形殺手”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

  冬季門窗緊閉,室內有害物質的濃度會漸漸增高。裝飾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危害會更嚴重。室內的污染源主要是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質。人在短時間內吸收高濃度的苯,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麻

  醉酒的症狀,輕者頭暈、頭痛、噁心、乏力、意識模糊,重者會出現昏迷以至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氨無色卻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常附着在面板黏膜和眼結膜上,從而產生刺激和炎症,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裝修中散發出來的氡與其他有毒氣體不同的是,氡看不見,嗅不到,即使在氡濃度很高的環境裏,人們對它也毫無感覺。然而氡對人體的危害卻是終身的,它是導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冬季走進各公共場所,一股熱氣就會撲面而來。長時間置身其中,便會覺得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客運站、洗浴中心、賓館等公共場所的二氧化碳含量時有超標。據專家介紹,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判斷空氣污濁與否的綜合性間接指標,公共場所的二氧化碳含量應小於等於0.15%。

  每到冬季,氣候非常乾燥,室內缺少溼潤、潔淨的空氣。據醫生介紹,在乾燥的冬季,白喉、流感、百日咳、腦膜炎、哮喘、支氣管炎等的發病率顯著增加,導致上述疾病的原因很多,除了冬季溫度偏低、溫差變化大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外,還有如下兩方面的原因:其一,環境溼度過低使流感病毒和致病力強的革蘭氏陽性菌繁殖速度加快,而且隨粉塵擴散,引起疾病流行。其二,環境溼度過低可使人的呼吸系統抵抗力下降,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克服乾燥就是克服流行病。冬季,居室小氣候的溫度爲18℃-25℃,溼度45%-65%RH。

  應對冬季空氣污染

  加溼器可將溼度控制在適合人體的溼度範圍內,既可抑制病菌的滋生和傳播,還可提高免疫力。

  要注意合理通風。寫字樓和百貨商場等公共場所要注意增加室內新風量。家庭每天開窗換氣不少於兩次,每次不少於15分鐘。用煤爐取暖和使用燃氣熱水器的家庭更要注意安裝通風裝置。此外要利用室內空氣淨化設備消除室內環境污染,提高室內空氣質量。要多做室外活動,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