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種裝修花招常見 教你撥開雲霧見真相

築宅屋 人氣:9.18K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裝修的過程中,狡猾的裝修公司已經摸索出一些坑蒙消費者的招數,儘管很多手法已經屢見不鮮了,但仍然有消費者容易上當受害。究竟有哪些裝修花招爲常見,讓專業人士幫你撥開雲霧見真相!

這7種裝修花招常見 教你撥開雲霧見真相

1花招

貨不對板,以次充好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以下4個問題是消委會經常看到的裝修問題。

有些消費者在訂做家裝商品時,收到的材料或配件並不是自己原先選購的,而是被商家偷樑換柱、以次充好,如果不具備一定專業知識並仔細檢查,很難發現箇中貓膩。

●應對方式:簽訂合同時,要規定好產品的品牌名、產品名、產品材質、數量等,並按照合同規範驗收。很多業主容易忽視材料驗收這一環節,導致後續問題的產生。建議材料到場時,業主要在現場確定材料是否符合合同,或者請專業的監理公司監督驗收。

 2花招

誇大宣傳,名不副實

有些銷售人員藉助檢測報告、宣傳資料等,聲稱所售家裝商品或原材料非常環保多先進。然而,實際檢測後卻發現商品不達標,或者原材料只是普通材料。

例如有的商家宣稱賣的是橡木沙發,實際卻是橡膠木製成的;有的商家表面上是銷售實木傢俱,實則是高密度刨花板或夾板貼實木紋的。

●應對方式:購買時充分溝通,瞭解產品的材料和特性。在購買或簽訂合同時,以書面的形式確認。出現名不副實的情況,及時用法律手段維權。

3

花招

先付款,後裝修

除了上述提到的4大問題之外,廣東省裝飾行業協會消費者專業委員會主任江波濤補充道,很多裝修公司會早早要求消費者提前支付定金、材料費用等,在工程還沒有結束時,就支付了大部分的款項。

一旦業主早早把錢都支付了,出現問題裝修公司就會抵賴、拖延,導致維權難。另外,如果出現重大問題,即使告上法庭消費者勝訴,裝修公司也可以“改頭換面”,以各種方式拒絕履行賠付義務。

●應對方式:應當在裝修前與裝修公司明確付款方式,應該按照階段分期付款,例如裝修前付30%、水電驗收後付30%、裝修完工再付30%,剩下10%在保質期後支付。只要錢還沒到位,裝修公司就會更加“熱心”服務。

 4

花招

模糊保質期、沒有保質款

裝修問題多多,許多業主在入住後還會陸續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如果再找裝修公司進行維修,不僅很有可能問題得不到解決,即使裝修公司願意解決,也常常會拖延時間,導致消費者產生不快。

然而,很多裝修合同並沒有保質條款,或者僅有一年的保質期。更少合同有約束裝修公司的保修款了。

●應對方式:明確裝修需要有保質期,一般爲兩年。另外,建議裝修合同應當留有5%的保質款,在裝修驗收後3個月至半年後再支付。這樣一旦有問題,裝修公司也更願意幫助業主解決。

 5

花招

沒有規範圖紙和報價明細

一些小的裝修公司、游擊隊以低價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業主往往容易受低價吸引,在設計方案、簽訂合同之初,不注意簽訂明確而詳細的合同。

裝修報價單中,很可能只有整體的報價,沒有明細項目,或者明細項目不夠明確、價格模糊。在設計方面,一些裝修公司只提供簡單的平面圖,圖紙專業的對應施工。許多游擊隊更不提供水電施工圖,這對於後期消費者維權、維修來說至關重要。

●應對方式:裝修前要簽訂規範合同(可參考相關行業協會網站,有提供規範合同的範式),裝修平面圖要規範、水電圖等施工圖紙要具備。

6

先低價誘惑,再增加項目

裝修合同中涉及的各項費用一般由裝修公司的工程人員來做預算。有些公司利用消費者對裝修行業缺乏瞭解這一點,透過設定隱蔽的收費項目制訂“低廉”的工程預算表,以便誘惑消費者先把協議簽了。

待動工後,再巧立名目,遊說消費者增加項目,有時候甚至是重複收費,導致實際結算額遠遠超出預算。即使裝修超期,施工方也往往把責任推給消費者,不是歸咎於資金不到位,就是歸咎於消費者增加了施工項目。

●應對方式:籤合同時,一定要審覈清楚預算表。要明確各個空間需要多少項目、每個項目需要多少項施工、需要哪些材料,以及所需材料的數量、品牌名、材質等。合同增加預算條款,提前聲明總價不得超過預算的5%-10%。

 7

玩文字遊戲,模糊合同用語

在訂立裝修設計合同時,有些經營者爲獲取更多利益,故意模糊合同用語,讓消費者曲解合同內容,掉入文字陷阱。例如:“房屋設計”和“房間設計”僅一字之差,發生的費用卻截然不同。

有些銷售人員故意把“房間設計”說成“房屋設計”,消費者誤以爲是對整套房屋進行設計,等發生爭議時再回看協議條款,才發現所謂房屋設計費其實是指單個房間的設計費。

●應對方式:消費者應該對裝修的過程和項目有所瞭解,與裝修公司溝通時,具體的內容應該一再確認。事前答應、事後反悔的情況屢屢可見,有必要時,還可以採用錄音的方式,以防裝修公司抵賴。